:::
2020/09/20 

戰史回顧

【戎裝名人錄】上將李奇威 驃悍傘兵身先士卒
 隨時準備戰鬥的李奇威, 習慣在右肩帶配掛1枚手榴彈,左肩帶則是急救包。 (取自美國陸軍網站)
【戎裝名人錄】上將李奇威 驃悍傘兵身先士卒1
【戎裝名人錄】上將李奇威 驃悍傘兵身先士卒2

◎雲陽

 馬修.邦克.李奇威(Matthew Bunker Ridgway)是美國陸軍將領,在二戰期間表現出色,曾任著名的第82空降師指揮官,二戰後因接替華克,扭轉韓戰戰局而著稱;其後擔任盟軍歐洲最高統帥及美國陸軍第19任參謀長。

 1986年5月12日,雷根總統親頒「總統自由勳章」,表彰李奇威的卓越貢獻,並讚譽他,「需要英雄時,他們就會現身;當眾人缺乏勇氣時,偉人就會挺身而出」。

 立志從軍 無緣一戰

 李奇威於1895年3月3日出生於維吉尼亞州門羅堡,父親是陸軍砲兵上校。1912年,高中畢業後,李奇威申請進入西點軍校,由於數學成績不佳,未通過入學考,經過積極自學,通過第二次考試,得以進入西點軍校。1917年畢業後,李奇威以陸軍少尉任官。

 李奇威在一戰期間進入軍隊,被派至第3步兵團,在墨西哥邊境擔任巡守職務,其後以西班牙語講師回到西點軍校任教。始終無緣前往歐洲參加一戰,令他引以為憾。一戰後,李奇威於1924至1925年間,完成美國陸軍本寧堡步兵學校的連長訓練課程,獲派任天津第15步兵團步兵連連長。之後轉調尼加拉瓜,任職期間曾協助尼加拉瓜官方監督1927年的自由選舉。

 1930年,李奇威奉調菲律賓,擔任總督顧問;1935年和1937年,先後完成列芬沃斯堡陸軍指揮暨參謀學院,和卡來爾營陸軍戰爭學院進修課程。1930年代,李奇威歷任第VI軍助理參謀長、第2軍團副參謀長和第4軍團助理參謀長。1939年7月,李奇威晉升中校,9月二戰爆發後,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指派李奇威加入戰爭計畫部協助規劃 。

 二戰時身先士卒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拉進二戰戰局。12月晉升上校,還在戰爭計畫部的李奇威,於1942年1月晉升准將。1942年2月,被任命為尚在建置的第82步兵師助理師長。2個月後,李奇威晉升陸軍少將;同年8月,李奇威擔任第82步兵師指揮官。此時,第82步兵師已被選定為美國陸軍的5個空降師之一,1942年8月15日,更名為第82空降師,開始進行各種相關訓練。

 1943年4月,第82空降師奉命前往北非,為進攻西西里島做準備。

 進攻西西里島的行動,始於1943年7月10日,儘管取得一些成功,但幾乎以災難收場。行動中,搭載部隊的飛機、滑翔機,同時受到敵軍與友軍砲火攻擊,因落地人員過於分散,蒙受重大傷亡。此次作戰,致李奇威等支持空降作戰的將領,須花費極大心力,說服高層重拾對傘兵的信心。

 1943年9月3日,義大利與同盟國簽署秘密停戰協定,同意在9月9日薩勒諾進攻前幾個小時退出軸心國。與此同時,盟軍與義大利合作規劃代號為「巨人2號」的作戰計畫,由義大利軍隊支援美國,以空降行動攻占羅馬,計畫獲得盟軍最高司令部支持。

 按照計畫,第82空降師的傘兵和滑翔機部隊,須於9月8日空降在羅馬西北25英里的機場,然後與大約4個義大利師聯合快速攻占羅馬。盟軍指揮高層樂觀認為,羅馬市民也會起義反抗德軍,支持盟軍行動。

 看似完美的「巨人2號」作戰,在實際執行時卻可能是徹底的災難,所以遭李奇威反對。但盟軍高層堅持貫徹實施,並向他保證地面部隊會在5天內推進羅馬,增援第82空降師。但李奇威不為所動,派遣副師長泰勒准將於9月7日潛入羅馬,發現義大利雖願投降,但擔心德國報復,因此無意支援美軍行動。這項情報回報盟軍最高指揮部後,「巨人2號」行動在發起前數小時緊急取消。隨後,第82空降師持續在義大利參與盟軍的戰鬥,但在被調回負責攻占那不勒斯任務後,幾乎未參與其他戰鬥。

 1943年末,第82空降師被調回北愛爾蘭,準備在諾曼地登陸一展身手。李奇威協助策劃「大君主行動」的空降計畫,成功爭取到第82和第101空降師參與作戰的機會,並將1個師的兵力,從2個傘兵團和1個滑翔機團(只有2個營),增強為3個傘兵團和有3個營的1個滑翔機團。諾曼地登陸發起當天,李奇威率隊空降至敵後防區,在瑟堡附近戰鬥30餘日,直到7月初援軍抵達為止,而第82空降師傷亡率高達46%。

 1944年8月,李奇威升任第18 空降軍指揮官,下轄著名的第82空降師和第101空降師。李奇威升任後,參與的首次作戰是「市場花園行動」。他的第101空降師降落在愛因荷芬附近,負責守衛愛因荷芬和費赫爾間通往安恆的橋樑。李奇威隨部隊一起跳傘,並身先士卒,位居最前線。12月,第12空降軍參與「突出部之役」,擋住德軍試圖挽回局面的最後一擊。其後,李奇威率領第18空降軍攻入德國本土,於1945年5月2日,與在波羅的海的蘇聯部隊完成會師。1945年6月,李奇威晉升陸軍中將。

 戰後,李奇威先後擔任呂宋島駐軍指揮官、地中海戰區美軍指揮官、聯合國軍事參謀團委員會美國陸軍代表,以及美軍在加勒比海地區司令部指揮官。1949年,被任命為陸軍副參謀長兼執行官。

 扭轉韓戰戰局

 1950 年12月23日,華克因車禍身亡,李奇威接替華克,肩負第8軍團在韓戰的任務。當時的美軍仍因清川江之役,遭共軍壓倒性的攻勢,處於頹勢。李奇威接掌後,成功扭轉第8軍團士氣。

 李奇威重整指揮架構,首度視察第1軍時,針對各種防禦計畫和應急措施進行討論後,向參謀索取攻擊計畫,但參謀回覆並未擬定這種計畫。幾天後,該參謀即遭撤換。他也要求軍官必須頻繁偵察敵軍位置,並確實查核是否會停留在該位置。李奇威亦要求各級指揮官,須花費更多時間在前線了解戰況,不是待在指揮所下達命令,這些措施對士氣產生正面影響。

 中共參戰後,韓戰局勢轉趨複雜。政治領導層不希望戰爭擴大,美軍的立場從攻勢轉為防守。李奇威為因應變局,改採大量使用火砲的戰術。

 共軍數波攻勢受協同火砲轟擊,傷亡持續升高,進攻速度逐漸放緩,並在砥平里之役和原州之戰後停止。李奇威在1951年1月發動代號「雷霆行動」的反攻作戰,將共軍逐回漢江以北。

 1951年4月,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李奇威成為接掌聯合國在朝鮮半島所有部隊指揮權的不二人選,同時晉升上將。韓戰結束後,李奇威接任麥克阿瑟盟軍駐日最高統帥一職。

 接掌歐洲盟軍最高統帥

 1952年5月,李奇威接替艾森豪,擔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和初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司令。期間,李奇威致力建立協調一致的指揮結構,並改善訓練和推動標準化。他同時敦促英、美、法駐德高級代表,赦免所有二戰時在東線作戰的德國軍官。李奇威指出,如此他才能「向歐洲軍隊的德國士兵下達命令」,其主要目的是促使西德與西歐各國合作,對抗蘇聯威脅。

 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

 1953年8月17日,李奇威出任美國陸軍參謀長。艾森豪當選總統後,要求李奇威對美國介入越南的軍事行動進行評估。李奇威對派兵越南始終反對,他認為要取得成功,必須付出極大兵力,且僅靠空中兵力,甚至核彈,都無法減少須派出大批部隊的需求。他更擔心,在亞洲用兵,可能影響美國在歐洲的兵力,無法抵抗日益成長的蘇聯軍事威脅。他更以曾與中共交戰的經驗,憂心一旦出兵越南,可能再度面臨與中共衝突的局面,因此堅決反對在亞洲再次發動另一場戰爭。他的建議促使艾森豪放棄動武的決定,結果法國在奠邊府之役大敗,終結法國殖民越南的歷史。

 1955年6月30日,李奇威退役,1993年7月26日,在匹茲堡郊區的家中去世,享年98歲,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作者為軍史作家)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