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25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日自製軍機 確保國防自主

◎施孝瑋

 日本為維持其軍事工業,對於武器的獲取,素來採進口與國產並重。日本得以「再武裝」,始於1950年代初期,由於韓戰爆發,美國認為日本有再武裝的必要,將原本的國家警備隊轉成立自衛隊後,初期裝備來源為接收美製武器;後因重工業受益於韓戰維修需求,快速復興,加諸原有工業基礎尚在,自衛隊武獲來源由接收美製武器,轉為採購美製武器、由日本組裝,稱為「授權生產」。

 戰後初期 美國授權生產

 從戰後的第一代噴射主力戰機F-86「旭光」,到F-104「榮光」,美國基本上是以授權生產,逐步扶持國內日本航空工業的復興。透過授權生產模式,日本主力戰機生產、航空工業逐步累積生產與製造噴射戰機必要知識與能力。戰後噴射機的研發,由富士重工設計生產的T-1開始,T-1教練機研改自日本由美國授權生產的F-86戰機,加以雙座化,並將飛機氣動力外型加以調整,於1958年1月試飛。

 隨後成功研製雙渦輪螺旋槳YS-11與MU-22多用途機後,在1967年決定研發第2種噴射教練機,即日後三菱重工生產的T-2教練機,並以此為基礎,生產單座的超音速戰鬥攻擊機F-1。F-1暱稱為「超音速零戰」,外型類似當時英法合作研發生產的美洲豹戰機,雖名為戰鬥機,實際任務為支援戰機。由於是自行研發戰機,因此成為航空自衛隊對海與對地主力打擊戰機。

 耗時40年 達標「國機國造」

 T-33、T-1與T-2共同後繼機T-4,是日本戰後航空工業的重要里程碑。1981年,當時日本防衛廳下令川崎重工、三菱重工及石川島播磨重工業3家廠商,共同開發新一代中級教練機。由川崎與三菱負責機體研發,石川島播磨負責渦輪扇發動機開發,所有機體研發技術與開發,皆源自本國,無國外技術支援。 

 1985年XT-4第一次試飛,隨後防衛廳在1988年通過T-4為空自新一代中級教練機,至2003年最後一架T-4交機,共生產了208架。日本航空工業費時近40年,達致戰後「國機國造」目標。 在T-4研發時,防衛廳持續對F-1戰機後繼機種進行一系列技術研發,包括氣動外形、複合材料、高機動性、先進射控技術、航空電腦、慣性導航、匿蹤技術和整體電子戰系統等。1984年,防衛廳決定進行F-1後繼機FS-X計畫;1985年由三菱重工提出,以三角翼偶合前置翼,雙垂尾雙F404發動機,座艙下方進氣道,最大速度1.9馬赫,攜帶4枚反艦飛彈(ASM)時,作戰半徑約930公里概念。

 但最後不敵現實壓力,改和美國洛馬公司合作,以F-16C/D Block 40為藍本進行修改。1991年,FS-X案完成細節設計,1994年2月開始製造一號原型機,1995年1月12日F-2戰機一號原型機出廠;但由於需求數一再下修,最後僅生產94架,成為一款比F-22更昂貴的戰機。此外,日本不僅專注國造教練機與支援戰機,對於運輸機與反潛機亦著力甚深。日本第一款自製噴射運輸機,當屬川崎的C-1運輸機。C-1於1966年開始設計,1970年11月原型機首次升空,該機性能雖未臻理想,但開啟了川崎重工在大型機設計與製造的能量。

 自力研發運輸與反潛機

 邁入千禧年後,空自現役C-1與C-130H逐漸老化,而海自P-3C反潛巡邏機也正尋找後繼機種。當時國際運輸機現貨中,沒有任一機型符合日本需求,防衛廳因此自行開發C-2運輸機,並於2010年第一次試飛,2016換裝,共計採購40架。而川崎P-1反潛機開發的過程更為波折,當時防衛廳內部未有共識,外購派與自研派相互拉鋸,特別是外購派看到P-8海神海上巡邏機研發計畫後,更致力推動「與美國共同開發」政策,但最後由自研派出線,成功自行研發P-1反潛機,更參展2017年的巴黎航展。

 F-2支援戰機後繼機的發展,一直是日本防衛的重要議題。日本F-15J/DJ總數約200架,為空自目前主力戰機,其後繼機很早就鎖定美國F-22A,但因美國做出F-22A戰機不外銷的決議,因此,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運用過往國機國造所培養出的經驗,打造出「心神」技術驗證實驗機。「心神」為日本用以驗證新一代支援戰機所需科技的原型機。

 結語

 「心神」的技術驗證包括「瓦片式相位陣列雷達天線」沿著機身覆蓋智慧蒙皮、多功能射頻傳感器實用化,以及高機動性能與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究試作,計畫進行超機動測試,以及在失速領域控制技術等。

 防衛省已於7月提交F-2支援戰機後繼機計畫,預於2031年自製「六代匿蹤戰機」,另可透過「心神」的研究成果,成為新戰機重要技術研發基礎。即便國造機的價格高昂且後續作業維持成本甚多,但日本依然在軍機自給自足上,走出獨立自主的格局。(作者為軍情與航空網站總編輯)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