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0/19 

副刊

【漢字大觀園】痀僂承蜩

◎文景

 蟬是夏天的鳴蟲,天氣愈熱,蟬的鳴聲愈響亮;長輩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或是讓孩子把玩鳴蟲,常在市集裡買一兩隻蟬給孩子。當然,孩子們把玩的蟬是捕蟬人從樹上捉下來的;蟬是很靈巧的,捕網還沒靠近,牠就飛走了,捕蟬人如何捉蟬?我們可從《莊子》外篇〈達生〉「痀僂承蜩」中一窺究竟。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這段古文以白話語譯,意思是:孔子帶著一群弟子在盛夏出遊,走到一處濃蔭密布的林子裡,休憩歇涼時,忽然聽見樹林裡有蟬鳴聲,不遠處有位彎腰駝背的老翁站在樹下,手持一根頂端塗著樹脂的竹竿正在捕蟬。只見老翁伸起竿子一黏一隻,一黏又一隻,蟬兒彷彿被法術控制似地,任由老翁黏取,讓孔子和學生看得入迷,也看得驚呆了。

 孔子就問捕蟬老翁:「請問這位老漢,您捕蟬如此巧妙,可有什麼特殊的方法嗎?」老翁答:「當然有,像蟬這種小蟲很是精敏,稍有風吹草動,牠就逃了,想要捉到蟬且蟬翼不折損,首先要練得手拿竹竿不會晃動的本領;等到放兩顆樹脂丸子在竹竿頂端也不會掉下時,捕蟬就有一定的把握;等到竹竿頂上放三顆樹脂丸子不會掉下來時,捉十隻只會有一隻逃走;放五顆樹脂丸子不掉,捕蟬就像隨手在樹上拾取一般容易。可是,光會拿著黏著樹脂膠的竹竿不讓它掉下來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隱蔽自己,我站在樹下,就像半截樹樁,伸出手,就像枯木朽枝,當然能這樣已是不容易了,我還要專心一致地盯著蟬;不論天地多大、萬物繁多,我都不能分心,我的眼中只看見蟬翼,不管樹林裡或林子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分散注意力,能做到這一步,還怕捉不到蟬嗎?」

 孔子聽完捕蟬老翁的一番話後,就轉過頭來對他的學生說:「你們聽見了嗎?只有鍥而不舍、專心一致的人,才能出神入化,這就是駝背老翁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我們常羨慕某些有成就的人,諸如畫家、書法家、音樂演奏家等,感嘆他們的技巧超凡,卻很少關注這些人在未成名前所下的苦功,如果大家閱讀這篇〈痀僂承蜩〉後,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日益精進,必能像捕蟬老翁一樣,想捕哪隻蟬就捕哪隻蟬!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