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0/22 18:38

即時文教

牯嶺街小劇場再出發 9檔展演試營運輪番上陣
牯嶺街小劇場重啟營運,邀請全民體驗劇場新生活。(牯嶺街小劇場提供)
牯嶺街小劇場再出發 9檔展演試營運輪番上陣1
牯嶺街小劇場再出發 9檔展演試營運輪番上陣2
牯嶺街小劇場再出發 9檔展演試營運輪番上陣3
牯嶺街小劇場再出發 9檔展演試營運輪番上陣4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牯嶺街小劇場幾乎等同於一頁「臺灣小劇場史」,無數劇場人處女作都在此誕生,該館歷經30個月近千日閉館整修,今(22)日啟動試營運再出發,即起至明年農曆春節前,推出9檔自製與合辦的展演,以新面貌和展演與民眾相見,延續小而美特點。其中,黎煥雄導演的《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和臺北藝穗節《即刻重演》將搶先「開箱」,分別在10月23至25日、11月5至8日展開演出,向戲迷們發出歸營令。

 牯嶺街小劇場館長、身體氣象館負責人姚立群表示,歷經修繕後,一樓戲院約可容納80人以下觀眾,二樓至多60人,不少劇場人評估原作為排練室的3樓也可做為演出空間,一樓演出空間今年已滿檔,顯見劇場雖小,對創作者卻是重要的發表場所,對於年輕藝術家,更是實驗創作的起點。

 第一檔節目是黎煥雄導演、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位演出的《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以一個家族代表社會縮影,將人類世界對於「瘋狂」、對於「異樣他者」的恐懼與排擠,隱藏在看似無辜、實則相當殘酷的假童話背後。

 《即刻重演》則推出5部劇作,包括老張老趙の樂劇實驗《一口氣》、李明潔《注意:前方天空有片小的烏的雲》、蘇品文《少女須知(後)》、劇聚GGCLUB《封箱家庭》、不然,B 計畫《古典派的 SM》。

 除前述2檔節目,還有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墨林導演X人力飛行劇團《王子.哈姆雷特》階段呈現、馬維元+立方 7 F《一比一》計畫呈現、張吉米-實境解謎劇場系列「秘境深探:看不見的牯嶺街」、EX!T 10第10屆臺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陳界仁─再現空白:奶.精儀式時期的泛實驗影像」、對談系列「小心房書櫃」、王墨林導演X窮劇場《母親.李爾王》階段呈現、李婉菁的「樂之形」音樂會。

 回探「牯嶺街小劇場」的前世今生,1905年是日本人興建的木造官舍;1954年改建為臺北市警察局,後來警察局遷址後閒置,1977年成為臺灣第一個公家閒置建物,轉化成藝文展演空間的案例,2001年先由「如果兒童劇團」經營,成效不如預期,2005年改由「身體氣象館」接手。

 「身體氣象館」迄今舉辦超過3600場次的展演活動,包含實驗劇場、聲音藝術、「為你朗讀」等多元的表演形式,不僅為許多小型、主流以外的表演團體提供發表場域,亦是世代表演藝術者入行的起點。

 牯嶺街小劇場結束2017年底《(今晚,還有誰)去大馬士革》演出後,2018年元旦閉館,展開「臺北市定歷史建築—牯嶺街小劇場整棟建物修復工程」,2020年終於年重新啟動。

 姚立群表示,作為市定歷史建築,牯嶺街小劇場的使用分屬臺北市文化局「藝術發展科」與「文化資產科」兩個單位今年7月完成工程驗收後,還要向文化資產科取得使用執照,才能重新進駐開幕。

 姚立群認為,牯嶺街小劇場是個鼓勵藝術家、社會邊緣/弱勢族群的藝術平台,牯嶺街小劇場繼續營運的意義,不只是在觀眾數量這些可以量化出來的數據,更在於它擁有某些精神層面上的號召,他思考下一步,則是提出如何經營牯嶺街小劇場的「營運管理白皮書」。

 姚立群表示,牯嶺街小劇場試營運期間暫定至明年農曆春節前,期間除號召劇場工作者回家,也希望能讓觀眾回流,藉由觀察試營運期間的演出,了解劇場與觀眾間的關係。

 在自負盈虧的條件下,牯嶺街小劇場也推出《打開-再打開:2020 重啟牯嶺街小劇場》募資計畫,目前募集超過50萬集資金額,該計畫將於10月30到期,歡迎民眾試營運期間前往走動,了解空間的現狀與未來計畫,也歡迎用各種方式給予支持。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