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1/28 

軍事論壇

【軍事論壇】美軍MPF計畫 輕戰車重回軍備舞台
通用動力公司(GDLS)推出新一代輕戰車,獅鷲II型(Griffin II),競標美陸軍「機動防護火力」計畫(取自GDLS網站)

◎李思平

 自戰車出現於戰場以來,歐美國家就開始依需求,研發不同尺寸、噸位和武裝的戰車,各國對戰車雖有不同的命名原則和戰術戰法;但通常被注意到的,是外型較粗壯的中、重型戰車,同樣肩負重要任務的輕型戰車,卻較少有鎂光燈關注。 然而,近代軍事需求變化,讓一度差點絕跡於軍備舞台的輕戰車,重回軍武發展的熱點,近期數款研發輕型戰車的展示,再度引起各國軍方的重視。

  輕戰車的緣起、成熟與分歧

  歷史上第1輛實用化的輕戰車,是法國在一次大戰的雷諾FT,主要任務為主力部隊接敵前,先行偵察敵情、找尋敵弱點,接著讓重戰車壓上弱點實施突破後,再跟隨破口擴大戰果,如同古代的輕騎兵一般,雷諾FT確立了輕戰車的原始定位。

  二戰期間,戰車獲得高度有效的運用,而輕戰車的發展和戰術戰法,底定其任務性質。第1種主要是為重裝部隊提供巡邏偵察與護衛;第2種是作為中型戰車的備位;第3種則是為裝騎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其他戰術部署,各國陸軍未做特別要求。

  韓戰爆發後,美軍認為應活用強大的空運能力,讓輕裝部隊迅速投射至海外,同時能得到戰車支援,遂開始研究可空運部署的T92輕戰車。然而,在另一方面,蘇聯的輕戰車則轉向空降、兩棲等形式發展,例如BMD系列以及PT-76。在見到蘇聯輕戰車科技之前衛後,美國放棄原有計畫,並修改需求,成了1969年開始服役,可浮航、可空投的M551(Sheridan)謝爾登輕戰車。此時,美國輕戰車用途開始產生微妙變化,除了傳統任務外,而還包含快速部署和深入打擊。

  儘管美國後來為取代M551的M8輕戰車研發並不順利,於1997年取消計畫,且美軍最後1個輕戰車營也於同年解編,但大致朝可空運、空投方向設計,輕戰車最重要任務也變成為輕裝部隊提供直射火力為主,而非置於主戰車前方形成高低配。

  貝宜M8對決通用動力獅鷲II

  美陸軍旅級戰鬥部隊(BCT)在確立為裝甲旅(ABCT)、史崔克旅(SBCT)及步兵旅(IBCT)後,僅有裝甲旅才有戰車提供直射火力支援,史崔克旅則配備機動火砲系統(MGS),步兵旅則缺乏此項支援。但MGS畢竟不是專業的戰車,且步兵旅在缺乏戰車支援下,運用彈性也較受限,美陸軍遂重啟輕戰車標案,並將新一代輕戰車計畫取名為「機動防護火力」(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MPF)。

  目前有2家廠商提供原型輕戰車展開競爭,分別是曾經投標M8計畫的貝宜(BAE)M8遠征輕戰車(Expeditionary Light Tank,ELT),以及通用動力(GDLS)之獅鷲II型(Griffin II)輕戰車。

  火力強大 射控系統數位化

  基於美軍對於MPF的需求重點,MPF將會是1輛協助步兵清除強固據點、反工事、反裝甲,並能使用C-17空運2輛的輕戰車,但不再被要求有空投的能力,也不包含兩棲能力。

  為滿足火力需求,M8 ELT和獅鷲II型皆配備1門105公厘M35低後座力主砲,能發射高膛壓翼穩脫殼穿甲彈,也能配合未來的多功能砲彈,執行反步兵、反工事等任務,並有7.62公厘同軸機槍和.50車長機槍等次級武裝。然而,M8使用自動裝填機(21發在裝填機內、8發備用,射速5秒1發),因此編制上可以較獅鷲II型減少裝填手,只有駕駛、射手及車長。獅鷲II型的砲塔內布局幾乎與M1A2相同,需要裝填手開啟防爆門後從備射彈艙取彈裝填,標準可能與M1A2一樣是7秒內裝填1發,總載彈量預估在30發左右。

  在射控系統方面,M8和獅鷲II型的射控系統都將採用最新的第3代熱像儀(FLIR III),以及數位化射控系統,因此在伯仲之間。但從已知構型判斷,M8並無車長獨立熱像儀(CITV),而獅鷲II型則與M1A2相同,在砲塔左前方設置有CITV,具備「獵─殲」能力,因此以接戰效能而論,獅鷲II型優於M8。

  部署性、接戰效能各有千秋

  在防護力方面,M8可分為3級防禦,第3級可抵抗30公厘穿甲彈及肩射反戰車火箭,而獅鷲II型數據雖然尚未公布,但選用AJAX步兵戰鬥車ASCOD PT5型底盤,在全裝甲狀態,戰鬥全重接近40噸,足見其對防護力的重視,該車防護能力已經超過STANAG 4569第6級防護標準,對路邊炸彈等防禦能力更強,正面能抵擋500公尺外射來之30公厘尾翼穩脫殼穿甲彈,且在2019年第82空降師的演習中,也在雷射接戰系統上,設定MPF無法被30公厘砲彈正面貫穿,因此部分防禦可能等同於第3級防禦的M8。另外得益於現代主動防禦系統進步,兩型輕戰車皆可模組化加裝相關系統,提高戰場生存性,然而,獅鷲II型砲彈皆由配備洩壓板的防爆彈艙保護,因此被貫穿後生存性將高於M8。

  與車重有絕對關係的機動性、部署性和後勤考量,M8在第3級防禦為23.58公噸,配備580匹馬力柴油引擎,推重比為24.5hp/t,獅鷲II型約為34.47公噸,如與AJAX相同配備804匹馬力柴油引擎,則推重比達23.2hp/t。因此,即便獅鷲II型遠較M8重,但得益於更大馬力的引擎,兩者機動性略同,但部署性則是較輕、油耗較低的M8較具優勢,且M8還能在沒有吊臂機具的情況下,以滑軌直接移出引擎以進行保養維修,鎖定的就是降低輕裝部隊的後勤負擔。

  若以第3級防禦的M8和推估之獅鷲II型比較,兩者火力、機動力、防禦力略同,但接戰效能與生存性則是獅鷲II型較優,而部署性與後勤方面則是M8勝出,因此獅鷲II型能提供較高的戰鬥效能,但M8則能降低對於輕裝部隊的後勤衝擊,各有千秋。

  火力支援 增輕裝部隊優勢

  美陸軍預計未來為步兵旅配備1個連的MPF,而史崔克旅裝騎營中的MGS也預計由MPF取代,美陸軍空降部隊為了測試未來如何運用MPF,先行採購數輛LAV-25,並且在雷射對戰系統中設定成MPF的能力。在2019年的演習中,第82空降師的一個步兵連在2輛MPF的協助下,在防禦作戰中成功消滅了1個假想敵重裝連(包含模擬的BMP以及T-80戰車)。但依以往的經驗,如果沒有MPF,完全靠輕裝步兵使用反戰車飛彈和肩射反裝甲火箭,則在敵重裝部隊反應過來並實施壓制後,戰況很可能陷入危急。另外,MPF也在進攻行動中提供直射火力支援,可見配備MPF,對輕裝部隊的優勢,具有加乘效果 。

  除美軍之外,其他國家也開始配備,或規劃採購新式輕戰車,例如中共為取代62式輕戰車,並讓高原部隊有直射火力支援,採購15式輕戰車,菲律賓日前確定採購以色列製Sabrah輕戰車。這些新型輕戰車都配備105公厘低後座力砲,並強調有「獵─殲」能力、數位化射控系統,以及先進指管能力,盡可能在小噸位的平台上,追求接近主戰車的戰力。

  因此,現代與近未來的輕戰車,在運用上接近二戰時期的3大用途,但在部署性介於二戰與冷戰之間,可空運、海運,但不特別要求浮航和空投能力,顯見未來輕型戰車仍可在陸戰中占有一席之地。(作者為軍事作家)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