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4 

社論

【社論】緬甸政變摧毀民主 恐釀負面效應

 緬甸軍方近日以全國大選舞弊為由,發動軍事政變,逮捕總統溫敏、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以及全國民主聯盟代表性人物,全球譁然。世界主要民主國家紛紛表示譴責,美國和歐盟相繼祭出制裁;美財政部昨日再出手,凍結2位軍方高層在美資產、禁止入美,施以更大的國際壓力。

 緬甸於1948年獨立後,仍由軍隊政變取得政權,經歷多年軍事統治,在翁山蘇姬帶領下,終因「番紅花革命」,迫使軍政府退讓,恢復民主制度。然翁山蘇姬雖取得國家政務主導權,仍尊重軍方參與政治,對洛興亞人的處理失當,讓世界側目,除賠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形象,最終更無法避免軍方政變。緬甸民主政治的多舛,令人喟嘆。

 以國家政治發展而言,通常把軍隊政治影響與角色,視為民主轉型關鍵因素。軍隊從屬於國家的正式體制,理應遵守憲政,並以軍事專業,服從合法國家領袖的領導,執行保衛國家安全任務。即使國家權力因選舉或憲法相關制度完成輪替,軍隊仍應遵守軍事專業與政治分際,維持軍隊國家化形象;如因政黨競爭,國家社會陷入紛亂狀態,只要軍隊站在中立的角色,仍可維持基本和平與穩定。

 相對地,如若軍隊受政黨或少數人影響,捲入政治權力鬥爭,將如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因軍人干政而動亂。例如泰國紅衫軍與黃衫軍衝突,使軍隊取得介入動機。政變後,軍方持續掌握國家治理權力,主導選舉運作,並成為國家正式領導人。香港「反送中」運動,雖一度有高達3百萬人參與示威遊行,但因中共及港府強力鎮壓,赤裸裸打破「一國兩制」承諾,民主運作至此摧殘。

 當國家以嚴厲政治打壓與社會控制,抑制民主成長,人民的基本權利必然會受到影響。尤其對已習慣民主制度的人民而言,當政治權力被剝奪,或民主選舉產生的領導人因政變而被撤換,必然升高不滿,嚴重對立下,易肇致激烈衝突。此時,軍隊若以血腥手段鎮壓示威民眾,更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重大傷亡事件。發生於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共軍強力鎮壓示威學生,正是最佳例證。

 緬甸軍方過去因壓制民主,才取得特殊權力,等於扮演禁衛軍角色;只要文人政府表現不如軍方預期,即以政變取代。緬甸軍政府曾因聯合國與國際社會制裁,釋放遭軟禁的翁山蘇姬,回歸民主政治運作;此次政變,再度激怒人民上街遊行,並效法電影中的抗爭手勢,結合不合作運動、罷工、遊行等,抗議軍政府。軍政府一方面示意將選擇適當時機,重新舉辦選舉;另一方面則動員所謂「屠夫部隊」,進入城市,並在第2大城「瓦城」血腥鎮壓,造成人民死傷,甚且進一步向中共及泰國等國家尋求協助,並以斷網、武力恐嚇方式,鎮壓民主運動。

 中共在地緣上相鄰接,緬甸更是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面臨香港民主運動衝擊及內部維穩之需,自不希望緬甸民主運動,蔓延到中國大陸;又鑒於既往與緬甸軍政府關係密切,且為強化對東協的影響,仍給予大力援助。此舉引發緬甸人民抗議,聚集在中共大使館前示威,並以中文標語予以譴責。就中共對緬甸軍政府之協助,與美國對政變的譴責相對照,可窺見美「中」戰略對峙,已延伸至緬甸。

 在聯合國、美、日、英及歐盟各國,相繼譴責、祭出制裁後,緬甸軍政府仍無妥協跡象,執意對翁山蘇姬進行秘密審判。如若軍政府在國際社會制裁下,仍無意退讓;甚至以合法名義進行專制統治,對於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緬甸民主制度,將造成極大傷害;人民的不合作運動與番紅花革命,將難以維繫。又設若翁山蘇姬發生任何意外,要再找一位足以團結緬甸人民的代表性人物,難上加難。而依目前情勢看來,軍政府退讓可能性不高;緬甸重返民主之路,前途更為艱鉅。

 揆諸亞洲民主發展歷程,格外坎坷乖舛。近年,俄羅斯總統蒲亭因修憲而長期執政、泰國政變後的軍人執政合法化,以及緬甸再度陷入軍人干政,勢將促使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延長「國家主席」任期之思維,獲得正當化支持。若此,必讓亞洲民主化走向負面連鎖效應,則國際政治學巨擘杭廷頓的第三波民主化論點兌現之日,將愈加遙遙無期。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