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19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日韓相爭互槓 無益區域穩定
 南韓軍方4日以非公開形式,完成東海領土防禦下半年度訓練,規模因新冠疫情而縮小。圖為2019年8月南韓進行獨島演訓。(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鄒文豐

 日本與南韓自2018年底關係惡化,目前仍未重回常軌,成為繼北韓核武問題後,影響東北亞局勢的另一重大變數。究其原因,如徵用工、慰安婦等二戰遺留問題,以及「獨島」(日稱「竹島」)主權爭議,均為阻礙日、韓維持穩定關係的癥結。

 今年1月,南韓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日軍強徵韓籍慰安婦事件作出一審宣判,要求日方賠償每位受害者1億韓元,引發日本抗議。日相菅義偉引用國際法「主權國家不受他國司法管轄豁免原則」,日本外務省更召見南韓駐日大使抗議,後續更研擬包括推遲新任駐韓大使赴任在內的對抗措施,升高緊張關係。

 基於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指明「中共為美最大競爭者,俄羅斯則是美與盟邦最大威脅」,與各盟國的集體外交行動,將成為美方未來應對俄「中」地緣政治挑戰的關鍵途徑。在日韓分別與美均簽有安保防禦協定,以及美「中」戰略競逐仍將持續的情況下,日韓關係,乃至於東北亞局勢進展動向,值予探究關注。

 雙邊僵持 歷時逾2年

 此次持續逾2年的日韓爭執,源於2018年10月,南韓最高法院判決日企「新日鐵住金」須就二戰時期南韓徵用工進行賠償,後續更被通知將扣押其在韓資產;事實上,近年南韓前徵用工紛以個人請求權,向日企索賠,如三菱重工亦遭南韓法院下令賠償。

 雙方爭點在於,韓方認為日本並未認真反省侵略歷史,而日方卻認知雙方早在1965年就相關協商,簽訂《日韓請求權與經濟協力協定》,由日方提供南韓3.3億美元無償經濟援助與2億美元低利貸款,韓方不再要求賠償,隨後兩國並正式建交。是以日方認定南韓違反協議,雪上加霜的是,是年12月20日,又發生南韓軍艦以火控雷達照射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機事件,日本防衛大臣指責韓方行為極危險,事後雙方會談更不歡而散。

 至2019年7月,日方突然限制光阻劑、氟化氫等科技產業關鍵原料出口南韓,並將南韓自貿易「白名單」中剔除;韓方也將日本從「白名單」去除回應,8月進一步宣布將終止與日2016年簽訂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終於迫使美方表態,直指此舉將對東亞局勢及共同對抗中共、北韓威脅,造成不利影響。

 之後,南韓總理李洛淵10月雖代表總統文在寅出席日皇德仁登基大典,並向前日相安倍晉三轉交文氏信函,安倍與文氏11月也在東協加三峰會場邊短暫會談,表達一致同意日韓關係重要性,重申將對話協商盡速化解關係緊張狀態;《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也因美方施壓,在失效前暫獲延續。但12月下旬併日韓「中」峰會舉行的二度「文安會」,雖然雙方氣氛有所改善,同意繼續對話,然會面時各自闡述不同立場,並無實際交集。2020年,日韓續就文化遺跡問題、日本拒絕南韓參加G7峰會等問題交鋒,隨疫情全球蔓延,日韓齟齬陷入僵持;9月,文在寅與新任日相菅義偉曾共同表達改善兩國關係意願,惟迄今雙方仍無具體良性互動。

 爭強鬥勝 關係陷困局

 回顧冷戰時期,日韓政治、安全關係,均附著於美日、美韓同盟架構下,在此三角架構中,南韓始終是相對弱勢,且基於歷史、主權爭議等因素,南韓憂慮日本強盛將再度形成威脅,並不希望日本扮演更重要區域角色。

 復以南韓對日經濟依存度極高,加劇雙方在東北亞的不對等狀態,直到冷戰結束,南韓經濟總量開始上升,至2015年後,大致維持占日本比重30%左右,雙方人均GDP差距則迅速縮小;另貿易、投資等總經數據顯示,南韓對日依賴正逐年下降,日本產業分工優勢也不斷消失,反映日韓經濟關係正從上下連結,轉為水平聯繫,使南韓有足夠理由認為,無論政治或經濟角色,均有望超越日本。

 惟日本基於仍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又為美國最重要東亞盟友的地位,並不認可此種變化,更無法接受南韓超越,因此壓制南韓成為日本政界主流觀點,構成日韓在東北亞的角色衝突。過去日韓關係緊張時,依靠日本提供資金與技術的南韓工商界,會向政府施壓,採取各種方式管控風險,確保雙邊關係,故即便爭執,也能維持政經與安全合作;但南韓地位上升,削弱此種運作模式,採取行動降低爭端的動機不足,長久必導致爭端發生後,關係難以恢復的情形。

 儘管日韓均以北韓為共同威脅,又有相同盟友美國聯繫協調,但在雙方國內政治各有所需,如南韓需以對日強硬凝聚朝野共識,日本需以反對歷史糾結提供邁向正常國家自信的推波助瀾下,終致形成雙方關係發展的結構性困境。

 美介入 情勢見轉折

 拜登就職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即於1月26日與文在寅通話,表示雙方將深化經濟與防疫合作,共同規劃韓「中」關係發展路線圖,並就促成習氏訪韓保持緊密溝通。隔日,新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分別與日韓外長通話,強調3方同盟是印太地區和平開放繁榮的標記,將盡速處理北韓核武問題;拜登則於1月28日與菅義偉通話,肯定美日聯盟為印太地區和平與繁榮基石,將協力應對公衛、氣候等全球性議題,並邀菅氏4月訪美。

 由此顯示,中共鑑於拜登政府準備調整川普時期的遏「中」路線,改以強化聯盟的「團體戰」形式,應對中共擴張,乃亟謀在全球各地搶占先機;而東北亞區域內的日韓齟齬,適給予中共可乘之機,看準文氏重振國內支持、積極恢復與北韓對話的需求,以元首對話的外交手段,爭取南韓向「中」靠攏,至少能在未來與美保持距離。

 而美國初步則從日本著手,冀以穩定與日關係,重新尋求緩和日韓爭議,鞏固美日韓同盟的戰略路徑,在日本意欲理清標定與美戰略合作方向,以及「朝核問題」亦及早需重啟對話的情況下,可預見年內,東北亞情勢與日韓關係,勢將進入新一波轉折階段。

 結語

 追根究柢,2年多的日韓紛爭,正是源於南韓有意與「中」交好,帶動與北韓關係有所進展,而日本則繼續倒向美國,在此現況環境裡,日韓分歧多於合作,乃是必然;惟在兩國經濟均受疫情壓抑重挫後,若要在今年迅速復甦,度過難關,除須在美「中」兩強間求取平衡,更須相互合作,方能共同維繫東北亞區域平衡。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博士)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