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26 

社論

【社論】知水、愛水、節水 攜手齊心度難關

 由於去年一整年並無颱風登陸臺灣,國內各大水庫水情吃緊,面臨56年來最嚴峻的狀況。蔡英文總統昨日特別透過臉書發文,強調經濟部自去年起就啟動應變機制,至今調度節水累積達8億噸、大約是4座石門水庫的水量。根據中央氣象局降雨預測,我們的挑戰依然很大,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宣布,4月6日起,臺中、苗栗的水情燈號將調整為紅燈,以節水15%為目標,啟動「供五停二」分區供水。蔡總統籲請大家節約用水,並感謝產業界參與,在維持正常生產下,達成節水目標。

 水是人的生命泉源,也是國家發展命脈所在。聯合國多次發布報告指出,世界水資源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目前世界人口約有22億面臨安全飲用水不足、42億人所在地區衛生設施欠缺;報告中提出警示,2030 年全球供水量將減少40%,威脅全球安全。對此,世界經濟論壇亦將「水危機」列為影響衝擊的首位,這也是近十年來「水」首次躍上衝擊最深遠的人類首要危機。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使得河流消失或乾旱,也被視為文明的敵人。美國情報單位甚至將水資源短缺,與恐怖主義及大規模傷害性武器,並列為威脅國安的因素之一。

 鑑於水資源短缺可能造成新形態的衝突,未來缺水與洪水等災難,將會成為主要的跨國問題。今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聯合國發布一份旗艦報告指出,要減少氣候變遷影響和驅動因素,需要人類改變使用有限水資源的方式。報告更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包括改善水資源管理、減輕水災水患,並確保更便利且永續享有衛生設施。

 由此可知,21世紀可說是水的世紀,水成為各國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當一個國家無法妥當處理水的問題,該國國力與產業競爭力勢必大幅下降。水資源問題也不單是降雨量多寡,地形、氣候、人口、經濟活動等,都可能導致缺水,更是分配、供給與管理的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必須嚴肅面對的議題。

 臺灣用水最主要來源就是雨水,每年大約可以獲得2500公釐的雨量,換算成水量約為900多億噸。然而因為臺灣地狹人稠、山坡陡峭、雨勢集中,再加上河川短促,所以大部分雨水經蒸發、滲入地下及迅速流入海洋後,實際可供運用的只有135億噸水量,可是每年需求量約為190億噸,每人每年平均可分配到的水量,只有全世界平均雨量的7分之1而已。以目前世界可用水量標準來說,臺灣是世界排名第18的缺水國家,且供需失衡的水資源不足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

 針對日趨嚴重的缺水問題,政府行政團隊以多管齊下方式尋找解決方案。除增加造林面積、涵養水土、減少土石流、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外;亦透過建置防災備援水井及開發伏流水,以穩定水源;也持續建構水資源智慧管理系統,藉有效運用水源、增設水庫、減少水庫淤積、增闢蓄水池、循環使用水、廢水回收再利用等方案,穩定水資源。更重要的是,政府同時利用各種簡單易懂文宣及通道,加強宣導節約用水習慣,期能有效降低水資源浪費。

 由於早已預判今年旱象可能帶來的衝擊,去年底經濟部已超前部署,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邀集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協同國防部、科技部、交通部、農委會、教育部、環保署等中央單位及地方政府,召開工作會報,推動「緊急抗旱4大水源整備及行動方案」,包含水資源中心放流水、緊急海淡水等,保障產業、民生用水需求。政府團隊對旱災的先期應變作為,旨在使民眾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並讓產業發展及國家整體競爭力減少損害。

 國軍是政府行政團隊一員,愛民助民更是優良傳統,在「抗旱作戰」的重要時刻,國軍持續把握鋒面通過時機,派遣C-130H型運輸機,於北部地區實施「空中人工增雨」作業,各單位亦派員支援各地政府載水救急及水庫清淤等;國軍各單位及官兵亦全力響應政府省水措施,加強各項節水具體管制,並確依部頒「國軍因應枯水期抗旱管制作業規定」及「各營區用水查漏管制作為」,配合政府抗旱、全面節約用水管控。

 綜言之,在水情緊張的時刻,我們再次體會水資源得來不易,我們熟知的「節今日之水,解明日之渴」、「惜福從節水開始」、「省水尖兵動起來,不怕跟水說掰掰」等號召,都是非常重要的叮嚀。全體官兵一定要將節水作為,內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從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改變做起,建立「知水、愛水、節水」文化,那麼涓滴皆能永續,讓我們一起努力,度過缺水難關。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