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3/27 

社論

【社論】審度戰略情勢 導引國軍未來發展

 國防部日前公布新版《四年期國防總檢討》,針對過去臺灣面臨的威脅及國際戰略環境的改變,重新檢視我國國防戰略發展成果與變化,希望能導引出未來的國防戰略發展新方向。

 我們知道,自從美「中」貿易戰以來,中共對外採取脅迫策略,在領土主權及區域安全議題上,展現強硬姿態,除傳統軍事威脅行動,也運用許多灰色地帶行動,對周邊國家進行各種擾亂與挑釁,如以漁船及挖泥船包圍騷擾、對進口商品或農產品的抵制、無端扣押外國學者及外交官等,使得區域情勢日益複雜嚴峻。此次國防部提出新版《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可謂與時俱進,適切反映出印太戰略情勢的發展。

 事實上,從兩岸1949年分立分治以來,即使中共對臺政策早已改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中共對臺灣的軍事鬥爭準備與針對性演習及訓練,卻從未停止過。中共除一再重申不放棄武力犯臺,也在「反分裂國家法」中,明確條列對臺灣的動武條件。在中共軍備日益擴張下,我國的軍隊反而經歷多次組織變革,軍隊規模大幅縮減,以「量適、質精」為方向,與中共近年來一再擴張軍備的窮兵黷武,完全不同。

 由於中共的軍事擴張,導致兩岸軍力平衡日益傾向中共,是不爭的事實。在此一時空現實下,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在不對稱情勢下,確保國家安全。國防部在上一版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中,將國家軍事戰略修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希望藉層層阻截的防衛戰力,損耗來犯之敵戰力,藉此產生嚇阻效能。但若未明確指出作戰目標,只以耗損敵人為要旨,則在敵方具備質量優勢下,恐怕將造成無休止的消耗戰。

 對此,新版《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已將「重層嚇阻」詮釋為發揚重層攔截與聯合火力打擊、阻敵登島進犯,更明確將「迫使敵犯臺失敗」作為贏得防衛作戰勝利的目標。換言之,當中共發起對臺戰役行動時,不管其動員兵力多寡、從那些方向進犯、使用那些高科技武器平台及運用何種戰術戰法,整個臺澎防衛作戰勝利的關鍵,皆在如何破壞中共的戰前部署,阻滯中共海空武力進犯,使中共軍事武力無法登陸立足,必須撤回軍隊,重新進行另一次作戰準備。

 當然,中共可能會在記取教訓後,再次發起志在一雪戰爭失敗恥辱的進犯行動,但其準備時間勢必延長,發動戰爭時機也須衡量當時的國際情勢。此種情勢對臺灣有利者,在於一旦中共行動失利,可能造成其內部的重大政治變化,引起領導人更替,或是改變中共對臺政策。更重要的是,若臺灣以一己軍事武力,迫使中共對臺作戰行動失敗,則印太區域的格局,必然會受到極大影響。屆時各國對於臺灣國防武力的看法將完全改變,也證明了中共軍事武力是紙老虎的真相,將帶動印太區域國家強化軍事武力,聯合反制中共。屆時,國際情勢與壓力,對中共國家發展與形象更加不利。

 此外,居於劣勢的一方要贏得戰爭勝利,必須採取間接路線,或以不對稱作戰的方式,發揚自己的優點,打擊對手的弱點。新版報告中也以發展不對稱戰力為重點,列出原則與目標。國軍不對稱戰力發展,主要依照「避其鋒、擊其弱」的思維,打亂敵軍作戰節奏,並在作戰決勝點上,發揮聯合作戰效果,集中戰力痛擊敵人弱點。

 為達成此一目標,我們必須建構相對稱的戰力。例如以「小型、大量、智慧、匿蹤、機動、不容易被偵知、難以反制」原則,發展與部署岸置機動反艦飛彈、海上輕快兵力、先進水雷等,組合成為多層次的海空打擊戰力;也要發展大幅增程空射飛彈、遠距遙攻武器,可對敵實施精準打擊,藉以延伸戰略縱深,建立重層嚇阻能量。地面作戰則以機動、分散野戰防空及反裝甲戰力,發展電子戰、網路戰攻防、無人作戰系統,憑藉沿海城鎮作戰主場優勢,贏得地面作戰勝利。

 誠如國防部邱部長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序言中所言,「國防是鞏固國家安全的中流砥柱,國軍的使命與核心價值,就是使敵人不敢輕舉妄動,迫敵犯臺行動失敗。」因此,國軍在《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中,已經指引出發展不對稱戰力、反制中共灰色地帶作戰、擴大遠程反制與嚇阻能量等國防戰略發展方向。未來面對中共軍事持續擴張與威脅,更應盡速完成關鍵戰力研發與提升,以戰爭實況為場景,完成部隊戰備訓練,才能建構強大國防武力,達成維護國家安全的神聖使命。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