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社論

【社論】日強化海上戰力 遏「中」東犯

 英國軍事媒體「Naval News」網站日前報導,日本防衛省為反制中共擴張企圖,近期規劃建造3艘新型運輸艦,以強化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在南方島嶼的兩棲作戰能力。此項計畫,係日本繼部署陸基反艦與防空飛彈、建置情監偵雷達網絡、強化下地島等機場港口設施、增加各島嶼兵力部署後,另一項提升「西南諸島」防衛能量之積極作為,充分凸顯東京已感受到共軍威脅的迫切性。

 日本防衛省規劃建造的新型運輸艦,主要針對運補淺海水域島嶼而設計,包含1艘載運量可達2000噸的中型車輛登陸艦,以及2艘載運量數百噸的通用登陸艇。此項需求,主要是因陸上自衛隊既往執行「八重山群島」等南方偏遠島嶼快速部署與運補任務時,發現直升機掛載能力有限,無法快速運送大量彈藥及補給品,且無力載運大型車輛,必須籌建具備足夠運能之運輸艦,方能肆應未來的島嶼防衛作戰需求。

 這項造艦計畫,經專家認為,某種程度上亦反映出威脅環境,以及日本防衛構想的改變。過去,日本海上自衛隊所建造的兩棲運輸艦,大多屬於可遂行遠距快速應變任務的大型艦,諸如「出雲級」、「日向級」直升機護衛艦,以及「大隅級」船塢登陸艦等兩棲作戰艦,雖具備可搭載大型直升機,甚或垂直起降戰機之能力,卻無法對小型島嶼執行運補。其國內軍事評估一致認為,一旦遭遇共軍猝然突擊,這些船艦恐怕難以即時馳援當地守軍。

 基此,日本分別在2016年和2019年,陸續增加與那國島、宮古島和奄美大島的兵力部署,且計畫增加石垣島駐軍。由於這些島嶼的天然環境與基礎建設條件,並不適合大型火砲或庫儲設施,因而須在狀況提升時,採取立即進駐部署。然各島嶼缺乏可起降大型運輸機的機場,亦無可供大型船艦靠泊的港口,軍事專家據此認為,唯有具備淺海水域操作能力的登陸艦,方能執行上述任務。

 據「Naval News」報導,由於這3艘新型運輸艦將用於執行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以及西南諸島駐防部隊運輸任務,因此,未來可能編制於陸上自衛隊。若如此安排,日本陸上自衛隊將打破自二戰以來「以守衛日本四大島」為主任務的建軍模式,逐步邁向具備「局部兵力投射」能力的新格局;某種程度上,亦呼應近年美軍調整第一、二島鏈兵力部署,希望日本能為琉球群島及其以南島嶼,承擔更大防衛責任之新作戰需求。

 事實上,觀察近年來共軍「遠海長航」,以及其他在第一島鏈的軍事活動,顯見宮古水道與巴士海峽,乃其「東出」咽喉要隘;若無法有效扼控這2大水道,未來其航艦編隊勢必難以突穿美國及友盟國家在第一島鏈的封鎖線。因此,未來共軍在衝突發生時,必然會全力猛攻這些對其構成阻礙的島嶼,甚至先行占領,以開放海、空兵力投射通道;而第一島鏈的美軍基地,勢必成為共軍優先制壓目標。美軍植基於此考量,已積極研擬新的作戰概念,且著手調整兵力部署。

 近年來,美軍陸戰隊已將駐防琉球部隊,部分移駐關島及夏威夷;並將一部分重裝單位,改編為以陸基反艦飛彈與遠程砲兵火力為主的「濱海作戰團」。日本目前雖已增加「西南諸島」陸上自衛隊駐軍人數,但仍須加強岸防火力與打擊力,方能因應共軍猝然攻擊。因此,除了強化偵搜、防空與反艦戰力外,尚須建立可快速增援這些偏遠島嶼的機動戰力;其「水陸機動團」幾次在該地區演習,似已從中獲得部分經驗教訓,並反映在陸上自衛隊未來多項建軍規劃作為上。

 近年來,北京除增加在東、南海的軍事活動,近期甚且利用海上民兵與海警船,採取各種「灰色地帶」作為,尤令周邊國家戒慎恐懼。各國皆有深切危機感,相繼針對軍事戰略部署,進行通盤調整與補強。最近有多位軍事專家認為,中共漁船近期以避風為由,出動200餘艘漁船併泊在牛軛礁的行為,實則故意製造既成事實之手段;依共軍一直以來的慣用伎倆,類似情況,未來極有可能會出現在東海地區。

 綜言之,北京的武力擴張行為,已形成迫切危機。除了日本與南海各國加緊反制,美、日兩國近日「2+2」高峰會後聲明,亦特別強調釣魚臺與臺海安全議題的重要性,未來必然會進一步強化防衛合作,此正是對中共軍事威脅的正面表態,更凸顯確保區域安全的重要性。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