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8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美應鞏固日韓聯盟 共抗威脅(上)
 金正恩上任後,在長程彈道飛彈領域獲得大幅進展,包括提升準確性、搭載小型化多彈頭等能力。圖為北韓4月似再發射彈道飛彈,首爾街頭民眾駐足觀看新聞。(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寰宇韜略】美應鞏固日韓聯盟 共抗威脅(上)1
【寰宇韜略】美應鞏固日韓聯盟 共抗威脅(上)2

◎孫家敏(譯)

 今年以來,北韓已兩度試射中短程飛彈。不僅使東北亞局勢再度緊繃,也考驗日本與南韓的安全政策。然而兩國關係近來屢陷低潮,引發關注。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日前發布專題報告,主張美國應積極協調日韓,強化合作。本報節譯如後,以饗讀者。(編按)

 儘管中共已成為公認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但拜登上台後,面臨北韓抵制,使東北亞局勢不斷惡化。顯示北韓是另一個造成重要威脅的不穩定因素。蘭德公司在3月底發布專題報告,表明北韓仍將發展核武,藉此恫嚇日韓並換取美國讓步,以確保政權穩定存續。而日本與南韓關係,目前正因獨(竹)島主權爭議、歷史遺緒等因素而陷入低谷。報告倡議拜登政府應積極介入調和日韓矛盾,鞏固同盟,進而強化對中共的戰略競爭優勢,維繫印太地區和平穩定。

 回顧北韓的核武外交政策脈絡,探討日本與南韓的矛盾由來,並梳理日韓官方外交立場與民意走向。強調儘管糾紛不易化解,但民意顯示兩國民眾仍支持加強美、日與南韓三方安全合作,共同應對北韓威脅。報告強調「三方情報共享協定」(GSOMIA)深具戰略價值,因此美國應積極協調,建構穩定的東北亞戰略同盟,進而確保國家利益。

 北韓先軍政治 發展非正規軍力

 金正恩自2012年上台以來,秉持兩位前領導人的「先軍政治」路線,藉由發展核武為主的軍事力量以鞏固政權,在政治思想層面則宣揚「主體思想」,透過意識形態教條宣揚,描繪社會主義國家發展路線。

 受到國際制裁與經濟政策管理不善影響,北韓被迫轉向發展非正規武力,包括彈道飛彈、核武、化學武器與網路駭客,彌補正規軍力不足。儘管正規軍高達150萬人,遠超南韓和駐韓美軍規模,但因技術落後與後勤限制,使北韓海空軍的整體正規戰力相當有限。主要依賴龐大的傳統長程砲兵構成核心戰力。並發展特戰部隊專用的微型潛艦,進行小規模滲透與水面作戰。

 此外,由於駭客的運作成本較低,且難以追蹤,北韓也高度重視網路駭客發展,藉此獲得大筆資金以彌補經濟發展。例如被視為北韓所屬的「拉撒路集團」,曾於2017年,發動「WannaCry」勒索軟體攻擊,受害範圍遍及全球政府、醫院、學校和民間企業。此外,北韓駭客也曾從孟加拉央行的紐約聯儲銀行帳戶竊取8100萬美元。2018年1月,也曾自日本比特幣交易所,竊取高達5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報告指出,北韓已能利用網路攻擊對南韓造成重大損害;日本也認為,北韓的網路駭客遊走於灰色地帶,並對兩國的民用和國防基礎設施構成嚴重威脅。

 北韓核武實際威脅躍升

 報告指出,北韓發展核武的目標,在於發揮對美國、南韓與日本的槓桿作用。藉挑撥美國區域盟友的矛盾削弱其影響力,進一步尋求弱化美韓同盟或美國從日韓撤軍,達成確保政權延續的最終目標。為此,北韓積極投入資源,研發核武與中長程彈道飛彈。

 根據日本防衛省的報告顯示,金正恩上任以後,在長程彈道飛彈領域獲得大幅進展,包括準確性提升、研發小型化多彈頭搭載能力,飛彈的發射技術、部隊機動能力與終端控制能力也獲得進展。另一項受到關切的議題,包括北韓近年來發展的巡弋飛彈。由於北韓被外界認為已擁有通信導航衛星,可用於情監偵用途。這些太空衛星技術發展,使北韓的核子武器將可搭配性能提升的新型飛彈,從試驗階段大幅躍升為實際威脅。

 儘管金正恩偶爾承認國際制裁阻礙經濟發展,但也多次強調無意為發展經濟而放棄核武。其具體跡徵包括近年飛彈試射次數超過兩位前任總合;2017年,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核武試驗。儘管金正恩曾三度與美國前總統川普會面,但並未落實任何棄核計畫。顯示北韓仍維持其一貫路線,即以核武力量作為後盾,嚇阻美國放棄敵對政策。

 北韓以核武為談判工具

 除飛彈與核武試驗外,北韓也採取具有某種務實彈性的外交姿態。根據2013年4月1日通過的《鞏固核武器國家自衛地位法》,北韓表明若受到美國入侵威脅,將以核武對付美國與其盟邦。另一方面,該法也暗示,北韓將核武器作為談判工具的意圖。例如第7條的措辭暗示,北韓希望以一系列要求,換取美國達成和解,並結束敵對政策。

 北韓的要求,包括以和平條約取代《停戰協定》、獲得正式書面安全保證、結束經濟制裁、終止美韓同盟與撤軍,以及獲得大規模的經濟和金融援助。儘管北韓在2018年間暫停飛彈與核武的實驗計畫,金正恩也同意與前美國總統川普數次會面,並發表《板門店宣言》和《平壤聯合聲明》。但最終仍未達成互信,推動具體作為實現無核化承諾。

 隨著2019年疫情爆發,北韓為轉移國內矛盾,也大幅增加飛彈試射次數。2017年9月,北韓宣稱成功進行歷來最大規模的核武試驗,估計其威力約相當於10萬噸TNT炸藥。同年11月,更成功試射射程超過1萬3千公里的「火星15型」洲際彈道飛彈。加上多次成功試射的短程飛彈,形成相當程度的嚇阻能力,成為日本與南韓的首要威脅,也對美國構成更為迫切的挑戰。然而另一項不穩定因素—中共,也牽制了美日韓對北韓的政策選項。

 中共援助北韓 擴大不穩定因素

 平壤與北京暗通款曲,使東北亞區域面臨複雜的不穩定局面。出於自身戰略利益與國內政治因素考量,中共希望確保朝鮮半島穩定,並避免與北韓過度敵對,因此始終未對北韓施壓壓力。

 儘管北京表面上有限度支持聯合國經貿制裁,例如支持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禁止自北韓進口煤炭和石油,2017年,曾宣布禁止進口工業產品和紡織品。然而中共仍是北韓外貿主要對象,比重高達九成。中共也仍然私下支持北韓,包括進口大量礦砂、煤炭與海上走私,明顯違反聯合國的制裁決議。

 中共視北韓為重要地緣緩衝,態度十分謹慎,不願強烈刺激金氏政權以免危及區域穩定。另一方面,由於美日韓必須尋求北京支持,確保制裁構成有效壓力。而北韓核武與飛彈試射也未達實際衝突門檻,有助於作為牽制美國的籌碼。例如2019年美「中」貿易談判期間,中共官員便威脅美國課徵關稅將損及北韓核武談判。因此對中共而言,北韓仍深具重要利益。

 報告更探討日韓關係陷入僵局的原因與影響。兩國的主要爭議可由三個層面進行探討:領土主權爭議、歷史情結遺緒,以及雙方化解爭議的政策作為。(待續)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