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9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掌握國際情勢 肆應安全挑戰
 今年5月,「伊麗莎白女王號」於日本聯演。(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鄒文豐

 近期,國內遭逢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政府與民眾齊心抗疫努力下,定能順利度過難關。而各種安全議題彼此連動,全球各地熱點情勢持續複雜交錯,當大家的目光皆聚焦情況變化時,也需了解重要國際議題發展,隨時為因應安全挑戰做好準備。

 自今年4月以來,先有俄羅斯宣布結束在烏克蘭邊境的戰略演習,表示十餘萬俄軍將陸續返回駐地,惟實際情況不明,且所挑動與北約間敏感的地緣政治角力,仍在拉扯;美國積極聯繫北約、印太等,擁有共同民主價值盟國,針對中共破壞國際秩序與戕害人權等行徑,明確展現合作行動,但日本、印度等亞洲多國卻陷入第2波疫情高峰,中共則在海南島同步成軍兩棲攻擊艦、萬噸驅逐艦與戰略核潛艦,試圖宣告南海即將在其全面掌控之下;5月中旬,中東加薩走廊爆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哈瑪斯組織的慘烈戰事,背後除各有內部政治所需,亦充滿強權博弈之影。

 鑑於中共近年來參雜「認知作戰」、「灰色地帶作戰」等「混合戰」形式,不斷升高對臺文攻武嚇力度,英國《經濟學人》雜誌5月並以「臺海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為題,直指國際社會須避免臺海爆發戰爭所引發的全球性災難,在美國藉6月G7峰會重振對全球領導地位的態勢下,多邊合作、遏制中共蠢動,勢將刺激下輪強權競逐。以下謹就重要國際事件與區域安全情勢擾動,探討我全民防衛對確保臺海安全之意涵。

 美歐共識 定位中共競爭對手

 美國總統拜登4月底發表國會聯席演說,面對中共戰略競爭快速進逼,以及與俄國關係陷入低點,拜登政府秉持「以實力為基礎」原則,認為只有經濟與科技領先全球,才能確保抗衡俄「中」勝利,因此在1.9兆美元紓困法案外,又提出4.1兆美元的支持中產家庭與擴增基建、新興科技產業計畫;隨後,美國參眾兩院即以通過《戰略競爭法案》和《無盡邊疆法案》呼應,顯示美國正以壯大自身為現階段目標,一面繼續制約中共威脅區域秩序、不公平貿易及壓迫人權等行逕,一面與俄國恢復高層對話,嘗試化解雙方歧見,倘有望達成共識,將對全球戰略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僅管中共將引誘中、東歐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做為分化歐盟的長期性策略,並視簽定《中歐投資協定》為牽制歐美關係的重要手段,但5月20日歐洲議會基於中共在3月制裁10位指控北京當局大規模迫害新疆穆斯林的歐盟政界人士、智庫及外交組織,因此決議凍結該協定的批准程序,直至相關制裁解除,除為歐「中」關係投下變數,更代表歐盟將北京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不會因經貿需求輕易改變。在與俄國就烏克蘭領土紛爭、北極開發、網路滲透、間諜活動等問題未決的情況下,將加深歐方與美國的戰略聯繫,以共同因應爭議挑戰,亦會促使法、德、英等歐洲大國,擴大參與印太合作。

 印太各國合作 反制北京誘逼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5月21日在「全球健康視訊峰會」稱,北京已向150多國及13個國際組織提供包括疫苗在內的抗疫物資援助,總計約2800億枚口罩、34億件防護衣、40億份檢測試劑與3億劑疫苗;未來將再提供30億美元,用於支持開發中國家抗疫及恢復經濟發展。事實上,中共給予國際社會的防疫援助,具體成效仍在未定之天,但所謂「疫苗外交」的作用卻逐漸明顯,如菲律賓雖不滿自3月以來,數百艘中共海上民兵漁船聚集在南沙群島牛軛礁,菲國外長洛欽甚至以強烈言詞,要求「中」方船隻離開,然不久即在菲國總統杜特蒂的壓力下,向北京道歉,菲方並表示感謝中共各方面的支援。凸顯印太區域國家儘管均有感於北京強硬向外擴張的威脅,但礙於依賴中共資助與大陸市場,又不願表態得罪的矛盾現象。

 而美、日、韓國安、外交官員,3月起就密集磋商全球及區域各項議題,日本首相菅義偉、南韓總統文在寅,亦分別於4月16日及5月20日訪問美國。其中,美日聯合聲明指出,基於對普世價值的承諾,提出關於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共同願景,反對中共片面改變東海現狀,與在南海非法主權聲索的活動,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重申安保條約及啟動美日氣候夥伴關係;美韓峰會聯合聲明則反對一切破壞、擾亂或威脅國際秩序的活動,並承諾維護廣泛、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區域,指明臺海和平穩定與在各地區航行及飛行自由的重要性,將在北韓問題、氣候變遷、全球公衛、新興科技、供應鏈彈性等方面,建立新合作關係。如同印度、澳大利亞等多國領袖,均表達憂心中共片面改變區域現狀企圖,目的即在喚起地區國家合作,共同實現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反制北京利誘威逼的作為。

 多國共同聯演 捍衛區域和平

 自5月起,先有法國派軍赴日本舉行聯合海、陸演習,隨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與所屬艦載機、支援艦,以及荷蘭、美國混編航艦打擊群,亦赴印太與10多國進行軍演,執行首次作戰部署任務;今年8月,德國也將派遣巡防艦造訪日本、印度、印尼等區域盟友。固然這些行動的象徵要大於實質意義,但本身即是對意圖破壞區域和平者,釋放明確的反對訊號。

 在中共始終不放棄武力犯臺的傳統軍事衝突威脅外,近年北京對臺非傳統灰色地帶的「認知作戰」威脅日益顯著。是以,從今年開始,我國更積極籌建不對稱嚇阻能量,除反制「認知作戰」相關機制外,還通過《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組織法》,成立多個新編後備旅等,全面提升後備戰力與全民防衛能量,最主要的出發點,還是要針對現代戰爭形態,準確釐清戰時全國動員所需,按現役、備役、警消、公務、民防、義警、義消、社區志工等不同組織功能,劃分職掌及任務,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演練,俾於平時即做好預應各種突發狀況之準備。這些作為,在國際局勢變化多端、安全情勢持續動盪的當下,更有其自立自強、捍衛和平的堅定意義。

 結語

 或有言論憂慮,在世界各個衝突熱點區域若爆發戰事,均有可能連帶衝擊臺海穩定。此雖非危言聳聽,但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我們自己是否已有挺身而出,自力保衛家園的決心與萬全準備;認清當前國際動態,養成足夠的危機意識及建立信心,在健全的全民防衛機制運作下,臺海絕不會是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博士)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