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1 

社論

【社論】極端氣候釀災變 節能減碳愛地球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今年11月預定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展開。此次的主辦方英國,日前邀集全世界51國氣候與環境部長,召開為期2天的線上與實體並行的閉門會議,希望能為關鍵氣候峰會提前凝聚共識,也期許此次會議的召開,能為全球氣候的未來,提出合適的改善與解決之道。

 聯合國大會設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談判委員會」,在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並於1997年於日本京都的第3次締約方會議(COP-3)上,針對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6種溫室氣體,制訂涵括具體減量目標的《京都議定書》,並於2015年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中,通過更加嚴格的《巴黎協定》,希望能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1.5度C之內。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全球至今已有近200個締約方,但許多大型工業國家往往因為國家經濟利益考量,忽視相關規範與限制,也造成地球的溫室氣體排放居高不下。

 根據氣象學家統計,前年底以來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國紛紛封鎖國境,似乎有將全球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放緩現象,但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緩,各國開始憂心全球碳排量反彈。尤其,近期世界上許多地方出現「千年一遇」的氣候極端異常現象,令人憂心。近日美國、加拿大酷熱,美西創下高溫紀錄,加州森林大火延燒未息;西歐則發生跨國洪災,德國境內大雨不歇,損害難以估計;中國大陸河南鄭州則在幾天內降下一整年雨量,死傷無數。已有學者用「水深火熱」來形容最近的地球氣候。當發燒的地球愈來愈難以招架之際,人類應深思未來的氣候議題。

 我國身為地球村的一員,卻因客觀條件無法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且不是《巴黎協議》的締約國,但我們從不在全球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議題上置身事外。誠如蔡英文總統日前接見「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幹部」時所言,我國近年來的光電設置量大幅成長,政府大力推動屋頂、漁電共生專案,希望讓國內的太陽光電,朝向「多元複合利用」的方向發展;同時,穩定發展綠能,落實能源轉型目標,以此接軌國際供應鏈的新標準,強化臺灣在國際供應鏈的競爭優勢。

 的確,幾年來臺灣從「5加2產業創新計畫」,到去年提出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綠能產業都是在最關鍵的位置。為呼應《京都議定書》內涵,我國多年前在《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中,明訂國家二氧化碳減量政策目標,並已於2020 年回到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陸續通過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及《能源管理法修正案》,積極發展替代性能源、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及節約能源的方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質言之,我國以具體作為,接軌聯合國制定永續發展目標的世界倡議,可謂不餘遺力善盡世界公民之責。

 每個人看到世界各地的災變與傷害,總會感到驚恐與戒慎,也意識到極端氣候威脅生活安全,減碳目標刻不容緩。但在實際生活作為,卻未必能身體力行。其實,正如「蝴蝶效應」理論所指,媒體報導的氣候劇烈變遷與天災,可能也都是地球村的每一位居民點滴積累而成。我們都對「節能減碳」琅琅上口,在實踐上則必須下定決心,才能真正落實。

 以國軍而言,在節能減碳的作為,一直以來都相當積極。國軍營區近年推動軍事綠能設施,營區設施朝低耗能規劃,並普設太陽能光電系統及營區節約用水,已開始出現成效。對整體環境而言,這不只是省下行政上的水費、電費,透過打造綠能低碳營區,也是對節能減碳的小小貢獻。國防部提醒全體官兵,應時刻提醒自己和他人,少開冷氣多開窗,隨手關燈拔插頭,並檢討採光需求,提升照明效能,減少燈管使用,採購具環保標章、省能標章、省水標章及EER值高的商品,節能減碳又環保。

 綜言之,「節能減碳不分你我,是每位地球村居民的功課。」為響應全球面對氣候變遷議題,我國多年前已在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上,成立「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並發表《國家自願檢視報告》,代表我們將會堅定走向「永續」這條道路。無論未來氣候變遷會議的協定內容為何,一定是朝向落實環境正義、積極減碳的目標,臺灣也將持續推動改善環境的政策,向國際展現我們的決心,為全球的生態與環境,做出更多貢獻。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