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15 

戰史回顧

【戰史回顧】艾拉敏會戰 北非戰役轉捩點
 英軍在第一次艾拉敏戰役,發動步兵尾隨著戰車,在施放煙幕掩護下,向德軍發起進攻。 (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戰史回顧】艾拉敏會戰 北非戰役轉捩點1
【戰史回顧】艾拉敏會戰 北非戰役轉捩點2

◎滕昕雲

 1942年初,甫在北非冬季戰役(亦即英軍的「十字軍作戰」)中,退出錫蘭尼加的軸心國非洲裝甲軍團,隨即在1月下旬的反攻回到加薩拉,德軍即在此駐紮,以恢復在激烈戰鬥中所損耗的元氣。由於班加西港已經開放,補給品前送至德軍部隊的距離大為縮減,後勤問題不再像年前嚴重。而德國空軍第2航空軍團也對馬爾他島發起猛烈攻擊,使軸心國越過地中海的海運順暢,於是隆美爾得以囤積夏季攻勢的資源。此時非洲裝甲軍團下轄裝15師、裝21師2支機動打擊兵力,2個師的戰車人員,累積年餘沙漠作戰經驗,為沙漠機動作戰好手。

 德軍攻陷英軍固守的托布魯克港

 1942年5月26日,非洲裝甲軍團在隆美爾指揮下,對大英國協第8軍團位於加薩拉一線布置的堅強防務發起攻擊,裝15、裝21師,協同義大利攻城錘裝甲師,由哈凱姆井以南,迂迴繞越英軍正面防線,深入戰線後方。德軍裝甲部隊在武士橋據點痛擊英軍裝甲部隊,英軍防務開始崩解,英國第8軍團倉促撤退,德國裝甲部隊趁勢衝入托布魯克要塞,英軍堅守年餘的托布魯克港,落入隆美爾手中。

 德、英首次艾拉敏會戰

 隆美爾的裝甲部隊續向埃及進軍,對敗退的英軍實施猛烈追擊,英國第8軍團一敗塗地,倉皇退至埃及境內。英軍中東總司令奧欽雷克爵士決心固守艾拉敏據點,這是英軍在亞歷山大港面前的最後一處陣地。艾拉敏位於地中海岸,南面有夸塔拉窪地,構成軍事障礙,該窪地以南即是遼闊的沙漠。在夸塔拉窪地屏障下,英軍只要專注窪地至海岸、長64公里的正面防線即可,這是奧欽雷克選定艾拉敏作為最後據點的緣由。

 在奧欽雷克督戰下,德、義軍向艾拉敏的攻擊被阻止。奧欽雷克總能抓到德軍攻擊弱點實施反擊,成功守住艾拉敏,此即第一次艾拉敏會戰。

 儘管奧欽雷克已讓英軍在艾拉敏穩住陣腳,但邱吉爾為振奮北非英軍士氣,執意陣前換將,由亞歷山大將軍擔任中東地區總司令,蒙哥馬利接掌第8軍團司令。邱吉爾同時也將大量物資送往北非,增強英軍戰力。

 阿蘭哈法會戰 德軍徒勞無功

 8月30日,隆美爾再次對艾拉敏發起攻擊。新上任的第8軍團司令蒙哥馬利,以新的觀念布置防務,他將步兵部隊放在艾拉敏防線北端,南面的開闊地則由密集的雷區作掩護,戰車打擊兵力則位於戰線後方待機。由於地形的先天限制,隆美爾派遣德國裝甲部隊,由南面缺口迂迴進入英軍戰線後方,然後在預選的戰場上殲滅英軍機動打擊兵力。由於未能偵知英軍的雷區,裝15師與裝21師的戰車縱隊,駛進這片雷區,不但奇襲戰術完全喪失,連戰場機動性也無從施展。隆美爾執意繼續進攻,好不容易脫離雷區的德軍裝甲部隊,卻駛進由重兵防守的阿蘭哈法高地,德軍損失相當數量的戰車。英軍裝7師出現在戰場,自南面攻擊德軍側翼。德軍攻勢無法繼續實施,在英軍封鎖南面的退路前,德軍匆忙撤出戰場,結束徒勞無功的「阿蘭哈法會戰」。

 英軍補給源源不絕 戰力大增

 在阿蘭哈法會戰進行之際,軸心國後勤運補浮現緊繃狀況,英國皇家海軍主宰地中海,將軸心國駛往北非的油輪大量擊沉,深入埃及的德軍裝甲部隊,距補給基地過遠,無法補給油料。相對軸心國的窘境,大英國協部隊獲得源源不斷的補給,不但新銳部隊陸續抵達,由美國租借法案得到的大批新銳M4雪曼戰車也運抵埃及。M4性能可靠、操作與保養簡便,擁有75mm 40倍徑的戰車砲,正面裝甲達76mm,足以和德軍換裝43倍徑75mm戰車砲的IV號戰車匹敵。本次軍援北非英軍的是M4A1沙漠型,亦即按英軍遂行沙漠地區作戰需求,所做出改良車種。

 面對隆美爾與德國非洲軍團,第8軍團司令蒙哥馬利準備用另一種戰略來對付他們。蒙哥馬利了解自己部隊的優缺點與德軍的特性,所以決心要在自己塑造的戰場形勢下與德軍決戰,才能將英軍的優勢發揚出來,並抑制德軍所擅長的打法。蒙哥馬利不再和隆美爾玩沙漠機動戰,這是德軍裝15、裝21師的絕活,他將營造一個大規模消耗戰,迎接軸心部隊。

 「捷足作戰」 德軍無力回天

 為了這個目標,蒙哥馬利盡可能延遲大攻勢的時程,以囤積至多的物資與裝備,務必達到數量上的優勢。10月下旬,在邱吉爾不斷催促下,蒙哥馬利見時機成熟,決心實施對北非軸心部隊的決定性攻勢「捷足作戰」。這時,大英國協部隊無論在兵員、火砲、戰車數量上,均優於軸心部隊。英軍將以1029輛各式戰車,對決軸心部隊的547輛戰車;而軸心部隊油料嚴重短缺的問題未改善,更限制德軍戰車出擊的規模,德軍處在極端不利的狀況下。

 「重壓作戰」 突破德軍防線

 1942年10月23日2300時,大英國協的攻勢在1000餘門火砲轟擊中揭開序幕。此時隆美爾人在柏林,儘管在攻勢的第二天就匆忙返回北非前線,但面對態勢的不利,即便是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也回天無力。在蒙哥馬利刻意布置的消耗戰前,非洲裝甲軍團的機動反擊頻頻失效。雖然英軍在初期攻擊中損失300輛戰車,但英國人禁得起消耗,但德軍卻不行。11月2日,蒙哥馬利再出重手,發動「重壓作戰」,持續增加壓力。蒙哥馬利始終控制作戰進程,不給德軍施展機動作戰機會。在大規模消耗戰下,軸心部隊戰場態勢失衡,英軍突破軸心部隊防線。

 此時如再不向後轉移,軸心部隊恐將全軍覆沒。然而希特勒拒絕隆美爾撤退的要求,甚至下達「不勝利毋寧死」的命令。面對蒙哥馬利的消耗戰,軸心部隊已無法再支撐。11月4日,隆美爾決心違背希特勒的命令,下令部隊自艾拉敏陣地脫離,向埃及─利比亞邊境轉進。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的轉捩點,於焉到來,蒙哥馬利取得第二次艾拉敏會戰的勝利,11月5日,英軍擄獲大量的軸心部隊官兵,並實施追擊,隆美爾此去則不復返。軸心部隊於1943年5月在突尼西亞投降,沙漠之狐傳奇告一段落。(作者為軍史作家)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