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4 

社論

【社論】黨史淪習擴權工具 為獨裁鋪路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總結中共建黨百年「重大成就」,以及歷史經驗問題的相關研究意見,並決定於11月8至11日,在北京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預料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1980年代中共政治逐步走上常軌後,在每5年一度的換屆黨代表大會期間,各有7次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每次會議都有不同的階段任務;通常「六中全會」主要討論的,都是關於黨風、意識形態等所謂「黨的建設」問題,為來年黨代表換屆大會預作「思想準備」。

 基於中共在2018年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時,已取消習近平只能連任一次「國家主席」至2022年的限制,而中共「總書記」一職原本就沒有任期規定。2年多來,北京當局為鞏固習氏王朝的系列舉動,各界咸信習近平將在明年「二十大」續任總書記,正式開啟終身獨裁之路。

 此次「十九屆六中全會」,不僅聚焦在繼1945年毛澤東主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及1981年鄧小平主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後,中共即將提出的第3份《歷史決議》文件;更重要的是,習近平要怎樣藉由取得歷史話語權,擺平黨內派系的疑慮爭執?如何造勢強化續任總書記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提升權力威望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中共又將怎樣看待自己的歷史?這些發展,又會透過什麼方式影響周遭世界?

 中共建黨以來,各時期都存在路線之爭,也成為領導人耍弄權力鬥爭的憑藉。「改革開放」後依然如此,像是「姓社」或「姓資」、保守或開放的角力,乃至習近平提出「兩個百年」戰略,強調意識形態的左派,希望重新評價「改革開放」,糾正失衡、貪腐等偏差;主張務實發展的右派,則期望在否定「文革」基礎上,對「六四」等事件做明確結論。是以,習近平用「改革開放」前後歷史不能相互否定的「兩個不能否定」論,企圖兩面安撫,以免在北京內外部壓力漸向極大化態勢下,影響黨內和諧。

 事實上,18日政治局會議,北京即定調新《決議》將一併肯定「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帶領推動革命、建設、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如同習近平在今年中共建黨百年,對黨史充滿光輝燦爛,完全不提任何過失錯誤的賀詞,儘管喊出9次「以史為鑑、開創未來」,然而只會粉飾過往的作法,不僅是中共政權一直無法擺脫虛矯形象的主因,且沒有真誠反省,何以開創未來?刻意迴避歷史傷痕,宛如只用一支筷子吃飯、只用一條腿走路,側面看來無礙,實際卻難以推進全體社會進步向前。中共內部的左右矛盾只是暫受壓抑,根本未被化解。

 尤有甚者,北京為清掃各路阻擋習近平「稱帝」的勢力,年來先是整肅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網路科企,又以「共同富裕」、反壟斷、反寡占等名義,「整頓」教育、影藝、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加強習核心的穩固。由此可見,彰顯習近平的功績,將是新《決議》的主要論述內容。

 中共過去用2份全盤否定失敗政治路線的《歷史決議》,重塑領導者的地位,雖有權謀,至少勇於自承錯誤,足作改革開端。習近平所效法的卻只有權術,透過重新解釋黨史,攀比毛澤東、鄧小平,將自己的形象置換為當代中共的形象,成為具壓倒性的權威領導人,但這也注定中共這份新《決議》,恐淪為習近平鞏固獨裁的道具。

 中共黨內對習近平推翻鄧小平「廢除領導人終身制」的作法,異音始終難弭。由此觀察,不僅大陸人民並非全都認同中共作為其代表的說法,中共黨員也不是全都同意,要和一位新數位極權政體的獨裁者綑綁在一起。北京不願正視的歷史說明一個事實,政治權力高度集中一人的中共,勢將衍生更劇烈的權鬥、貪腐,而在憲章依附黨章、黨意從於一人之意的情況下,政策推行變成政績競賽的失控政治運動,也將不令人意外。中共各種治理危機的炸彈,恐因習近平的造神集權而陸續引爆。

 諷刺的是,習近平不久前才表示,評價一國政治制度是否民主,要看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人民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國家權力能否有效制約和監督。用任何一項檢視現今中共政治的變化,相信答案非常明顯。世人雖無意看到大陸社會因政治動盪陷入混亂,進而危及世界穩定,但更樂見中共放下權謀,真心誠意地走向真正的民主與政治改革。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