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8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強化防衛動員 烏克蘭展抗敵意志

◎鄒文豐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年9月中旬出席雅爾達「歐洲戰略峰會」,面對詢問是否有可能與俄羅斯爆發全面戰爭時表示,「這確實是可能會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願與俄國總統蒲亭舉行實質性會談。這段對話,再度引發世人回憶起俄國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並支持烏克蘭東部親俄分離主義分子發動內戰的經過,以及今年3至5月間,再度惡化的烏東頓巴斯地區局勢。

 儘管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在與澤倫斯基會晤時曾表態,面對俄國侵略,美國將堅定支持烏克蘭捍衛主權及領土完整的承諾,繼續協助其推動民主改革;然西方國家基於避免激怒莫斯科當局的考量,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的申請,仍未給予明確答覆,這也意味烏克蘭仍須堅定發展自主國防,才能因應區域情勢驟變的挑戰。

 俄軍壓境 大規模動員止戈

 事實上,今年4月間,烏克蘭面臨俄軍大舉壓境,即曾大規模動員後備部隊應敵,並宣示「絕不會主動發動戰爭,但對侵略將奉陪到底」;所幸在美歐國家全力斡旋下,一觸即發的烏俄戰事終能暫時止戈,顯示防衛動員機制具備的多重戰略意義,以及作為國家總力整合、確保國家安全屏障的必要性。謹以烏克蘭為例,闡明防衛動員的現代國防意涵。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於1991年獨立,並加入俄國主導的「獨立國家國協」;2014年俄併克里米亞,烏克蘭隨即退出,並轉向積極加入「北約組織」。雖然烏克蘭經濟發展尚未達預期,但工業基礎完善、物產豐富,作為東歐新興市場,經濟發展潛力旺盛,也是歐洲重要穀物產地,並維持著僅次俄國的區域軍事力量。

 就地緣戰略觀點而言,烏克蘭是連接東、西歐的核心地帶,若傾向莫斯科,俄國就能向西擴大影響力;相反的,北約組織若能東擴至烏克蘭,則可達到牽制俄國效果。因此,冷戰結束後,烏克蘭維持區域穩定的角色愈形重要,其在地緣戰略上對歐、俄的政策,除與內部勢力競逐相關,亦牽動歐洲戰略態勢。

 2014年2月,烏克蘭親俄派政府垮台,引起同樣親俄的克里米亞自治政府不滿,主張加入俄國並引進俄軍,即為克里米亞危機;烏東內戰也同時爆發,迄今已有數萬人傷亡或流離失所。是以,烏克蘭將他國違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與領土主張、外國介入國內事務、鄰近邊境主權問題,造成的不穩定狀態,以及國際、區域性衝突等事項,列為威脅國家安全與穩定的主要模式。另認為,現代科技整合運用對國家安全,影響愈趨多元複雜,如未來衝突中,政治、經濟、環境與資訊工具等角色交互干擾,亦使安全態勢更加惡化,國際間結盟則會擴大戰事規模,使戰爭在瞬間擴及烏克蘭全境,再也沒有前、後方或陣線之分,且衝突各方均會集注力量,摧毀政治、經濟、軍事等戰略目標重心,形成烏克蘭對整體安全環境的廣泛認知。

 無封鎖政策 維護主權與疆界

 烏克蘭國防政策與地緣戰略觀緊密鑲嵌,除南面黑海外,東、西、北三面均與鄰國陸地為界,極易遭敵對勢力戰略包圍,故國防方針始終遵循「無封鎖政策」,堅定維護主權與疆界不可侵犯;另為彌補地緣弱點,遏止外力入侵,其國防武力係以制止武裝衝突同時,敦促聯合國、歐安組織等國際多邊機制,共同阻止侵略行為,並經由國際協助,終止敵人藉政治、外交、資訊等各種方式的敵對行動等,作為主要任務。國防武力也以造成敵人無法接受的損失為防衛手段,以弱化敵人、防範武裝衝突情勢升高、傾全國之力迫使敵人接受和平談判等,為主要目的。

 烏克蘭三軍轄陸、海、空軍及直屬空降部隊,為因應克里米亞危機,在2014年後恢復義務役徵兵制,使烏軍總員額維持在20萬人左右。依烏克蘭原有後備動員機制,曾在武裝部隊服役的男女公民,在年滿50歲前,均為接受列管之預備役人員,由各地方軍事管理機構進行登記管制;倘國家安全遭遇緊急威脅事件,經國會通過授權總統發布動員令,即可展開動員召集後備軍人作業。

 今年3月下旬,烏克蘭國會通過預備役部隊動員改革法案,允許總統在面臨緊急狀況時,可不經國會同意,於24小時內動員後備軍人;並要求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須定期就可召集的預備役人員類別、任務、人數、程序等,進行統計與規劃,俾能快速補充烏克蘭武裝部隊與其他預備役部隊有戰鬥經驗的軍事訓練人員,提高在遭軍事侵略時的戰鬥力。

 即時支援 增益國防武裝力量

 鑑於2014年烏克蘭損失克里米亞領土,且在東部頓巴斯地區作戰的慘重犧牲,所換來寶貴實戰經驗,7年來,基輔當局接受美歐國家援助,持續增加國防開支,實行軍隊現代化,不僅東部前線部隊已能自行堅守陣地,並造成入侵者重大損傷。尤其今年4月動員預備役人員的狀況可知,在民眾愛國且勇於為國奮戰的精神戰力基礎上,後備部隊已確實能為國防武裝力量提供支援,即便俄軍擁有系列先進武器優勢,或能在開戰初期摧毀烏克蘭大量關鍵基礎設施,最終削弱烏軍戰力,但烏軍以精進後備動員,結合拖垮入侵之敵的軍事戰略,對企圖速戰速決,以避免經濟崩潰的俄國而言,已形成不可忽視的嚇阻態勢。

 這就是展現抗敵意志與國防實力所具有的戰略意義,而其效果也進一步輻射至敦促國際組織重視區域安全穩定的面向上,烏克蘭以此不斷呼籲國際社會,必須支持俄國歸還克里米亞並停止策動烏東分離勢力的要求,均已獲得美國、歐盟與「北約組織」表達贊同的意願,美方更加速為烏克蘭提供額外軍事援助程序。所謂「自助方能獲得人助」,就是這個道理。

 結語

 烏克蘭與我國所面臨的安全情勢,當然有其相異之處,卻也同樣是有強鄰軍事壓迫,與存在非傳統「灰色地帶衝突」威脅的景況,故烏克蘭為國防安全的努力及策略,可引為我國參考;既須在平時做好預防戰爭準備,建立不對稱嚇阻能量,更要提升充足後備戰力,大幅提高中共蠢動的成本考量,以及爭取國際支持對抗中共侵略的成功公算,確保臺海安全穩定無虞。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博士)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