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俄軍北極部署匕首 威脅北約(下)
資料來源:蘭德公司、譯者整理製表:傅台鳳
【寰宇韜略】俄軍北極部署匕首 威脅北約(下)1
【寰宇韜略】俄軍北極部署匕首 威脅北約(下)2

◎蔡馥宇(譯)

(接上文)

 匕首擁有巨大性能

 「匕首」是由俄國陸基短程彈道飛彈9M723「伊斯坎德」研發而來,2款飛彈擁有許多類似特性,但「匕首」擁有巨大性能,如「伊斯坎德」飛彈的射程為500公里,但改為空射的「匕首」射程,以MiG-31K發射,射程可達2000公里,如果從Tu-22M3戰略轟炸機發射,更可達3000公里射程。

 當然此打擊距離的真偽,仍有許多討論,部分持相反論者認為,此數字加上了載臺(也就是掛載戰機)的作戰半徑,形成讓人驚訝的打擊距離,但「匕首」確實利用戰機作為助推器,增加了本身射程。

 與「伊斯坎德」一樣,「匕首」在彈道飛行過程有著讓人難以追蹤的軌跡,也讓攔截更加困難,且「匕首」的空射特性,讓其能夠從防守方預測外的方向實施打擊。但2020年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納卡衝突中,亞塞拜然利用以色列的Barak 8防空飛彈,成功攔截了一枚亞美尼亞的「伊斯坎德」,先不論這枚飛彈是否是所謂的「降級出口版本」,但這也代表差不多同等能力的「匕首」,面對飛彈防禦系統時,可能不像俄方宣傳般「無懈可擊」。

 值得注意的是,俄國雖利用「伊斯坎德」、「匕首」與其他多款武器,打造所謂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泡泡」(A2AD bubble),藉此在衝突爆發時,阻止外界介入或遂行嚇阻侵略任務,但倘若北約與美國成功突穿這些傳統武器,依俄國的衝突升級管理戰略中,極有可能透過威脅使用核武,增加其嚇阻的力道,而「匕首」亦為其潛在核武投射飛彈之一。

 配備核彈頭 強而有力嚇阻工具

 雖然俄國強調,「匕首」極音速武器同時可搭載傳統與核子彈頭,讓其能擔任多種作戰任務,但外界仍關注其核子投射角色,主要原因在於MiG-31K戰機,一次只能掛載1枚飛彈;雖然另一種載具Tu-22M3轟炸機,可掛載多枚「匕首」(亦有一說Tu-22M3也只能掛單枚,只有Tu-160轟炸機能掛載4枚),但這會排擠衝突時該款轟炸機投射Kh-32等反艦巡弋飛彈,嚇阻北約艦艇的能量。換言之,「匕首」的投射數量有其限制,難以在大規模傳統戰爭中使用。

 此外,MiG-31K戰機的數量也同樣受到限制,畢竟這款戰機原本是俄國本土防空要角,擔任重型攔截戰鬥機任務,改裝為MiG-31K、掛載「匕首」後,將剝奪其空對空作戰能力,同時還需要其他戰鬥機護航。

 這也代表北方艦隊軍區,雖然可能組建新的戰鬥機部隊使用MiG-31K,但兵力可能會從該軍區現有兩個MiG-31中隊(約20架)抽調,而且實際投入作戰的數量也相對有限。外界分析,俄國可能只會部署1支MiG-31K中隊,並由另一個MiG-31中隊擔任護航。

 實際上,這也是俄軍當前面臨的兵力不足問題,俄軍高層就曾宣稱,除非是執行核武投射,否則就算是戰區規模的傳統打擊任務,也不該由「匕首」執行;但一旦配備核彈頭,即便「匕首」的數量再怎麼有限,也會成為強而有力的嚇阻工具。

 性能靈活 多用途打擊目標

 過去西方認為,搭配傳統彈頭的「匕首」極音速武器,將是一款用於摧毀高價值固定地面目標的武器,如陸基神盾等飛彈防禦基地;而後隨著俄「中」反艦彈道飛彈技術發展,亦有人視「匕首」為一款靈活的反艦武器。此可能性日益增加,主要在於俄國近年來愈來愈傾向使用可執行多重任務、打擊多種目標的武器。

 若「匕首」被用於反艦飛彈使用,外界猜測,俄軍將利用已獲現代化改裝的Il-20M電偵機進行目獲,打擊北約的航空母艦、神盾巡洋艦與驅逐艦等高價值目標,目標數據則透過數據鏈系統傳給MiG-31K,而不是傳到飛彈本身。由於「匕首」為彈道飛彈,在彈道飛行終端將產生極高速度,確保只配備傳統彈頭,仍能利用其動能對大型水面艦艇產生致命打擊;倘若配備足夠當量的核彈頭,甚至可以對航艦打擊群、登陸船團等集體目標,實施全面打擊。

 在「匕首」部署前,俄國北方艦隊軍區除了海基打擊能力之外,還有曾經部署在挪威邊境的「伊斯坎德」彈道飛彈,但受到該型飛彈僅500公里射程限制,無法打擊北約在挪威的高價值地面目標(如空軍基地),加上北約可能會從南方大舉增援挪威,就算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成功干擾與阻止,北方艦隊的地面部隊數量依舊不足:只有約6個營級戰術戰鬥群,約4至5千人。

 此外,為確保「伊斯坎德」飛彈發射單位能夠獲得俄軍A2AD泡泡的保護,也將進一步限制這款飛彈在實戰中的機動性,這也是「匕首」能夠有效補強的,其射程範圍能覆蓋北歐大部分地區,也能在俄國北極地區,乃至於北大西洋大片海域,進行反艦打擊任務。

 擴大基地建設 延伸打擊範圍

 在獲得MiG-31K中隊、增加「匕首」極音速武器作為打擊武器後,俄國可以有效通過芬蘭與瑞典領空,直接威脅北約在挪威北部與中部的軍事設施,乃至於挪威海到巴倫支海的海軍兵力。同樣的,倘若芬蘭與瑞典在衝突中站在北約一方,或提供北約支援,同樣也可能遭到俄國打擊。

 此外,俄國近年來在亞歷山德拉島和新地島等北極島嶼基地擴大建設,也有利於「匕首」飛彈的部署與打擊任務,因為俄軍將擁有更多基地起降戰機,並且派遣更多架次空中加油機,支援「匕首」的MiG-31K發射機,甚至穿越整個北極地區,直到太平洋。俄國分析家認為,「匕首」的部署本質上改變了北極地區的軍力平衡,此說法不盡精確,因為北極的軍力平衡早已倒向俄國,「匕首」的部署只是進一步增強了俄國的主導地位。

 結語

 無論俄國透過各種媒體炒作其新型戰略武器的效能為何,「匕首」飛彈確實在戰略、作戰與戰術上,提供俄國北方艦隊軍區,在速度、機動性與廣泛目標打擊等能力上的提升,尤其是其對地打擊與潛在的反艦能力,加上空射的便利性,讓其能在任何時間打擊北約高價值目標,加上其彈道性能的多變性,讓攔截「匕首」成為一件相當複雜的任務。

 相對的,「匕首」主要弱點在於可投射的彈藥與載具數量極其有限,尤其是其投射用機MiG-31K,在掛載「匕首」飛彈後,極容易受到空對空攔截。倘若北約與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進一步合作,提升彼此操作互通性與態勢感知效能,將可望有效阻止俄國利用「匕首」,擴張其打擊能量與影響力。(譯稿來源:智庫蘭德公司專題報告)(完)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