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8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北韓試射當籌碼 美多元手段制衡
 美國與南韓外交代表10月24日再度會晤,呼籲北韓停止飛彈試射、重返談判。(達志影像/歐新社)
【國際瞭望】北韓試射當籌碼 美多元手段制衡1
【國際瞭望】北韓試射當籌碼 美多元手段制衡2

◎胡敏遠

 北韓發展核武,無論從傳統安全領域的核戰爭、核擴散,或非傳統領域的核污染,都可能使區域或全球陷入巨大災難。2017年底,北韓第6次核試爆完畢後,宣稱已實現核武大國目標。「北韓核議題」儼然已成為各國與其外交博弈的新難題。

 2021年10月21日,正值美、日、韓年度情報首長會議之際,北韓潛艦向東海發射一枚飛行高度達60公里、距離為450公里的潛射飛彈。為此,美國緊急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警告北韓的軍事挑釁。

 然而,北韓欲藉由潛射飛彈,刺激美國恢復談判,共商「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安全問題。美與北韓如何因應此新型態的軍事挑釁,殊值研究。

 北韓試射SLBM 威脅升級

 北韓的核武發展歷經30多年,使東北亞成為全球最不安全的地區之一。伴隨著核武發展,北韓的飛彈研發,也從陸基型的洲際飛彈,朝向可裝射核彈頭的潛射型洲際飛彈發展,北韓的軍事威脅又邁向新階段。

 2015年,北韓曾經向日本海發射一枚潛射飛彈,當時的飛彈載臺為北韓海軍僅有的彈道飛彈潛艦「新浦級鯊魚潛艦」,該艦為2000噸級傳統動力潛艦,航行距離約為1500浬,且僅能攜帶2枚火星2型飛彈。該型潛艦雖然性能不先進,只能行駛至南韓東方或日本海,但戰略價值極高,美軍在印太的部署暴露在核威脅下。

 2016年8月,北韓宣布試射可由潛艦發射的「北極星」飛彈,為「地對地中長程彈道飛彈」改裝至潛艦發射臺上。為了增強潛射飛彈的威脅能力,北韓自2016年起,在新浦造船廠將一艘1800噸重的羅密歐級潛艦,改造成3000噸級的潛艦,艦長80公尺、艦寬7公尺,可搭載3枚潛射彈道飛彈(SLBM)。

 此次潛射飛彈可能是測試新改裝潛艦效能及飛彈性能,根據北韓過去安排武器試驗的習慣,試射潛射飛彈後,下一步可能是試射洲際飛彈。

 提高區域緊張情勢 逼美談判

 北韓極度不滿美國自2017年以來的經濟制裁,不但使其陷入經濟窘境,尤其是自2019年以來延宕的談判及對話,使其更加不快,多次以「試射」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雖然,美國北韓特使金星容10月18日曾表示,美國對北韓並無敵意,盼在「無前提條件」下與北韓會談,但北韓仍對美國沒有信心,並在北韓特使講話數小時後,發射潛射飛彈,目的乃在提高區域緊張情勢,逼迫美國直接進行談判,解決北韓經濟難題。

 潛射飛彈為國家級的戰略性武器,雖然北韓潛艦型號多為舊款、續航力有限,無法潛行至美國西部海域,且匿蹤效果也不如先進國潛艦。然而,北韓潛艦能在東北亞海域活動,便足以對美國海外基地與日本造成極大威脅。一旦日後性能提升,足潛行至美國所屬太平洋島嶼;配備核彈頭飛彈,則美國本土國安將面臨北韓核打擊威脅。為防前述情況產生,美國必當在不刺激北韓當局的前提下,與之保持聯繫管道,並運用國際組織或聯合國作為代理人進行溝通。

 美採離岸制衡 運用國際力量

 美國對北韓的戰略,採「離岸制衡」策略。當霸權國家要維持區域優勢,必先防範挑戰者的出現,而最佳的辦法就是在當地扶植第三國,使之成為「責任承擔者」,自己則充當「離岸制衡者」。美國因應北韓軍事挑釁的「離岸制衡」策略如下:

 一、戰略嚇阻

 美國對付北韓最常用的手段是採取嚇阻手段,以遏制北韓發展核武。嚇阻慣用的手段,又可分為「抵制性嚇阻」和「懲罰性嚇阻」2種。前者強調設法減少挑釁者的挑戰,降低挑釁者的攻擊所能得到的獲益。後者則強調施予挑釁者難以忍受損害程度的懲罰,並制止其攻擊意圖,主要依靠戰略核武的打擊力。

 美國現階段採取較偏向「抵抗性嚇阻」,藉由美韓軍事聯盟機制,與美日軍事合作的量能,嚇阻北韓威脅;另外,運用安理會的國際力量,採軍事封鎖與經濟制裁等手段,制衡北韓。但美國的手段仍偏好以軍事為後盾的外交嚇阻方式,以「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保護己方利益免受侵犯,藉此動搖對方抵抗意志。

 二、經濟制裁

 運用國際金融機制與美元霸權,達制裁挑戰者的目標。美國對北韓經濟制的策略,是透過不斷地向安理會告發北韓「核、彈發展」對區域及全球所帶來的恐懼。例如,2017年通過的2397號決議案,該案也是至今最嚴厲的經濟懲罰案,經由美國在對全球金融體系的監控,對北韓的經濟造成致災性的損害。

 三、聯合軍演

 美國長期以來,能保持超級強國地位,「同盟作戰」係其霸業持續的重要因素之一。透過建立聯盟機制,除可直接避免介入爭議、衝突區域,更可依此強化與區域同盟國家的外交與軍事合作關係。

 美國在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上,便與日本、南韓形成3國聯盟,以此作為遏制北韓挑釁的合作機制,亦可牽制中共對美國的挑戰。

 結論

 「離岸制衡」從賦權管理上,是一種減責策略,美國原意位居二線,由南韓執行主力任務;但南韓政府因厭惡戰爭爆發,且不願見到兩韓人民再次兵戎相見,致使美軍可用的外交手段大打折扣,美韓軍事間信任也因此出現裂痕。

 預料美國的「離岸制衡」將朝多元化發展,透過與區域各國協商,憑藉美國政軍經影響力、亞太地區可恃的駐軍力量,以及「印太戰略」下更多多的注意力及資源,將有助美國重建在朝鮮半島安全問題的影響力。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所副教授)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