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8 

社論

【社論】完善後備動員體系 強化全民防衛能量

 在我國全民國防架構下,後備動員能量為遂行防衛作戰與發揮戰爭潛力之重要基礎。110年《國防報告書》此次特別就「完備動員組織」、「跨部會協調合作」、「強化後備部隊」、「精進教召訓練」及「妥善裝備整備」等5大策進作法提出說明,闡明在「後備動員合一」、「常、後備部隊形成一體」、「跨部會合作」等三大動員改革方向下,國軍如何有效提升後備動員能量,強化後備部隊遂行防衛作戰能力。

 就組織面而言,國防部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專責推動各項全民防衛動員政策草擬與計畫執行,將「後備指揮部」改隸該署,達成「後備動員合一」目標,並強化與跨部會及各縣市政府人力、財力、物力及科技動員事項之協調功能,是今年最重大的改革事項。「全民防衛」及「軍事動員」政策規劃與督管執行,未來將持續結合漢光演習,辦理民安及萬安演習,驗證「全民總力」支援軍事作戰與災害防救效能。

 就訓練面而言,國防部將原本「兩年一訓,每次5至7天」的作法,自民國111年起試行驗證「年年施訓,每次14天」,以強化教育召集訓練強度,迅速恢復後備軍人戰鬥技能。同時配合教召訓量需求,除110年已編成的兩個步兵旅及1個後備訓練中心外,規劃在113年前再編成3個步兵旅及2個後備訓練中心,期藉調整後備部隊組織編裝,與常備部隊共同組建強韌之防禦體系,更有效滿足防衛作戰需求。

 就裝備整備而言,為使後備部隊裝備達「常、後備部隊形成一體」目標,各項武器、裝備及庫儲設施籌獲與整建,將結合未來整體戰力規劃,採平衡調撥、庫儲撥發、常備轉列、裝備修製及建案籌補等方式逐年獲得,所需預算採分年編列支應,屬建案項目納入「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分年、分階段獲得,以厚植後備戰力。

 除上述精進作為,國防部已於今年開始調整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作法。軍事訓練役人員在完成5週入伍訓練後,分發常、後備部隊服役,實施11週部隊實務訓練。同時擇優選訓部分役男至兵監學校,實施儲備幹部及中級專長訓練,以滿足編實、擴編動員專長編管選用需求。此項作法,使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役男有機會融入部隊生活,實際學習戰鬥組織日常運作,參與各項戰演訓任務,未來動員時可更有效滿足防衛作戰需求。

 後備戰力從組織、訓練到裝備整備的調整作法,可更有效整合跨部會政府資源,尤其在物力動員方面,透過每年民安演習與萬安演習實際驗證,不僅能使各作戰區與縣市政府建立常態性合作默契,提升平時災害防救與戰時車機具動員及軍事勤務能量,亦有助於強化在防衛作戰想定下,磨練後備動員支援軍事作戰任務之效率。透過不斷發掘各項窒礙問題與研擬策進作法,有效提升全民防衛動員戰力。

 不僅如此,臺灣強大的資訊與通信產業基礎及其科研與產製能量,透過強化科技動員管道,快速提升國軍指管通資情監偵能量,藉由此種備援能量,大幅強化軍用指管系統遭敵攻擊時的強韌度與持續運作能力。從近年多次「漢光演習」實兵操演中,動員國內電信產業支援軍事指管通信,及無人機支援野戰監偵任務經驗,證明科技動員的確具有龐大潛力與價值。

 隨著時代進步,軍事動員早已跳脫魯登道夫時代以人力和物力動員為主的「總體戰」概念。在資電網路戰及認知作戰左右戰爭勝負的現代戰場,除強化後備部隊基本作戰能力的戰術指揮、戰鬥能力、武器操作與基本戰技,以資通網路為主的科技動員,勢將扮演更重要角色。因此,國防部推動後備戰力改革,不僅著眼於精進動員訓練作法及人力、物力與軍需工業動員,更進一步透過跨部會整合,提升科技動員涵蓋面及確保持久戰力之各項需求。在此種截然迥異於傳統動員思維變革中,仍須透過例常性部會協調及年度動員演訓,不斷進行驗證、檢討與精進,方能建立符合未來整體防衛作戰需求之完善後備動員體系。

 《孫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勝」。抵禦外侮、人人有責。觀諸過往歷史,在大敵當前的危急時刻,往往只有全民團結一心,才能扭轉局勢,化危機為轉機。面對中共謀我之心日亟,軍事威脅動作頻繁之際,全民防衛動員實力所展現者,不僅是龐大的戰爭潛力,更是每一位國民捍衛主權、誓拒侵略的堅定決心。在如此強大後盾的支持下,國軍更有信心和所有國人同胞站在一起,共同擊退任何來犯之敵,以實力保衛我們的家園,確保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與繁榮富足。(系列完)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