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4 

社論

【社論】強化國際合作 攜手並進共抗疫情

 雖然我國的新冠疫情在受到嚴密控制下,民眾生活日漸恢復正軌,但這波爆發於大陸的疫情,歷經2年,仍在全球肆虐未見和緩。本月12日甫結束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會議,以視訊方式舉行,顯示新冠疫情仍是阻絕全球互通與流動的障礙,惟此次會議達成藉由轉移疫苗生產技術降低成本等方式,強化防疫合作的共識,指明透過國際合作,是防止疫情擴散及惡化的途徑,這一方面,我國成功的防疫經驗將可提供實質的貢獻。

 迄今為止,全球死於新冠疫情的人數已逾513萬人,確診數約2億5500萬例。令人憂心的是,此一數字持續攀升。美國確診人數仍居全球第1,達到4700萬人,每日增加人數超過10萬;居第2位的印度,確診人數亦高達3400萬人,每日增加1萬餘人,兩國疫情已在各自政治與經濟層面造成影響。但若以區域來看,目前最受到矚目的是歐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歐洲目前疫情若持續,明年3月可能再增加50萬人死亡,其中疫苗接種率在西歐國家敬陪末座的奧地利最為嚴重,確診人數創新高,迫使該國宣布實施全國封鎖,是今年冬季首個實施全國封鎖的歐盟國家,其他國家包括德國亦不排除跟進。

 為防止疫情蔓延及促使民眾接種疫苗,各國推出直接和間接強制措施。例如德國聯邦國會本月19日通過法案,規定只有打過疫苗、染疫痊癒或篩檢陰性的人,才能搭乘大眾運輸或進公司上班;捷克宣布未持疫苗接種卡或染疫痊癒證明的人,不得進入餐館、酒吧和美髮沙龍,也不得參加大型活動;比利時下令民眾至下月中旬前,一週在家工作至少4天,並規定10歲以上民眾,進入咖啡廳和餐廳等室內場所,必須戴口罩;荷蘭規定,販售非必需品商店和需近距離服務的理髮店,晚上6時須打烊,超市、餐廳等,晚上8時強制打烊,所有行業盡可能遠距辦公,體育賽事改閉門舉行,並恢復社交距離措施。

 相對於國際新冠疫情高燒不退,我國防疫工作則繳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目前已連續一段時間未出現本土病例,也沒有新增死亡個案,疫苗接種已超過2800萬人次,覆蓋率逾76%。雖然今年5月中旬疫情一度嚴重,但在極短時間即獲得控制。從時間點看,今年5月11日全國防疫進入2級,同月19日升至3級,但7月13日即實施微解封,27日降為2級。意即,在短短2個月內,我國即控制住疫情。此一成果來自政府與民眾的共同努力,從政府措施來看,精準的疫調、篩檢及疫苗政策,讓爆發的疫情很快熄火;民眾的防疫配合度亦高,從去年1月實施居家檢疫措施以來,違規比例不超過0.3%,讓政府防疫措施得以落實。

 我國成功的防疫成就獲得國際高度讚許,國際頂尖學術期刊《BMJ》,去年7月刊登一篇題為「我們可以從臺灣面對新冠疫情的防疫經驗中學到什麼?」專題,稱許我國運用醫療資訊科技、完善的醫療基礎設施和前瞻性計畫,遏止疫情大流行;在經濟上經常被拿來與我國相比的南韓,其《朝鮮日報》也讚譽去年我國世界第1的經濟成長,並表示,此一成就完勝看中共臉色的南韓;曾在今年5月臺灣疫情爆發後,批評我國「太自滿」的澳洲病理學家柔伊,目睹我國控制疫情的表現之後,讚譽臺灣防疫成果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我國防疫成績出色,但在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的大環境下,不能獨善其身,唯有透過國際合作,才是正本清源之道,這一方面政府亦在積極進行。去年3月我國與美國發表「臺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雙方承諾攜手對抗新冠疫情,合作共享疫苗研發及防疫交流。中央研究院也與歐盟官員舉行視訊會議,共商合作開發快篩和疫苗;隔月「美國在台協會」與我國共同發起「臺美防疫松 (cohack)」,推動跨政府機關、跨領域、公私協力與多方交流方式,共同找出抗疫創新方法;同年8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來訪,雙方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強化並擴大2國醫衛合作;除此之外,我國與捷克也透過雙方駐處發表聯合聲明,建立防疫合作夥伴關係。

 新冠疫情這場大瘟疫仍舊看不到盡頭,但近2年的抗疫經驗顯示,唯有透過合作才能解除疫情的魔咒。我國的防疫表現在國際鶴立雞群,足以提供巨大貢獻。另一方面,我國接受國際疫苗援助,也證明我國是國際合作的獲益者。唯有持續良性的互動模式,才是擺脫疫情糾纏的根本之途。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