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6 

武備巡禮

【武備巡禮】俄羅斯「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 火力強航艦剋星
火力強大、採用核子動力的基洛夫號戰鬥巡洋艦出現後,引起美國的高度關切。(取自俄羅斯海軍)
【武備巡禮】俄羅斯「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 火力強航艦剋星1
【武備巡禮】俄羅斯「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 火力強航艦剋星2
【武備巡禮】俄羅斯「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 火力強航艦剋星3
【武備巡禮】俄羅斯「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 火力強航艦剋星4

文:雲陽

 名為1144型計畫(俄語稱為「海鷹」型)基洛夫級重型核子動力飛彈巡洋艦,是前蘇聯於1973年至1996年在波羅的海造船廠建造的大型軍艦,共有「基洛夫號」、「伏龍芝號」、「加里寧號」和「尤里.安德洛波夫號」等4艘。是前蘇聯海軍主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強非航艦的核子動力水面艦艇。根據北約分類,因其龐大噸位和強大火力,基洛夫級被歸類為戰鬥巡洋艦。

 採用核子動力 續航力高

 原本要從1977到1996年之間建造7艘,後來因經費問題,只建造4艘。1973年3月26日,首艦基洛夫號在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始建造,1977年12月27日下水,1980年12月30日交付艦隊,1992年改名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1990年,「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在地中海服役時發生反應爐意外,之後因為國防經費嚴重短缺,因此閒置在港,2002年除役,2021年拆解。

  第2艘基洛夫級伏龍芝號於1984年10月31日成軍服役,隸屬太平洋艦隊,自1992年起改名為「拉札耶夫海軍上將號」;1994年退出現役改隸為備役艦,4年後除役。第3艘加里寧號於1988年12月30日成軍服役,隸屬北方艦隊,自1992年起改名為「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1999年封存,但於2005年重新啟用,目前正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進行大修和現代化改良工程,預計2023年完成。1986年,最後一艘的基洛夫級尤里.安德洛波夫號動工建造,1998年4月19日成軍服役,在交付前已改名為「彼得大帝號」,是目前唯一服役中的基洛夫級戰鬥巡洋艦。

 基洛夫級的動力裝置核心是KN-3核子反應爐(VM-16型的核心系統),衍生自以OK-150型改良的OK-900 型壓水反應爐,KN-3的燃料是含有濃度高達70%的濃縮鈾,使用壽命為10至12年。推進系統採雙俥雙軸配置,分布坐落在3間機艙的輪機系統,包括2座總合功率為342百萬瓦的核子反應爐和2具GT3A-688蒸汽渦輪機,2座KVG-2自動化鍋爐,鍋爐機組壓力為每平方公分66公斤的攝氏470度過熱蒸汽,鍋爐效率高達84%。發電機包括4座3百萬瓦的蒸汽渦輪發電機,和4具1.5百萬瓦的燃氣輪機發電機,其使用壽限長達5萬小時。

  配置超音速反艦飛彈

  此級4艘戰鬥巡洋艦在武器的配備不盡相同,屬於1144型計畫的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基洛夫號),就與後續3艘屬於1144.2型的武裝有所差異,甚至1144.2型的3艘彼此之間也略有不同。例如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的RPK-6「瀑布」(Vodopad)反潛魚雷是使用單獨發射器,而其餘3艘則是魚雷發射管共用。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在艦艏裝有「暴風雪」反潛飛彈,其他3艦均未安裝。再者,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和拉札耶夫海軍上將號的近迫防禦快砲,總共由8座AK-630組成;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則是改用6座CADS-N-1卡斯坦型彈砲合一系統。

  自衛防空飛彈方面,前3艘配備的是在前段上層結構左右舷各1座9K33艦載型「黃蜂」(Osa-M)飛彈升降發射架,裝彈量為40枚;而彼得大帝號則取消裝設黃蜂飛彈系統,改為在艦艉直升機庫升降機的左右舷各安裝4組8聯裝的3K95短劍「Kinzhal」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總計64枚。在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和拉札耶夫海軍上將號/伏龍芝號上,艦艏的反潛火箭是 RBU-6000「龍捲風-2」型,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加里寧號和彼得大帝號上的則是RBU-12000「蝮蛇」型。 

  做為強調火力的戰鬥巡洋艦,基洛夫級的最主要水面武器,來自艦上的20枚P-700「花崗岩」(Granite)第3代超音速反艦巡弋飛彈(北約代號SS-N-14)。其發射重量高達7噸,全長10公尺,彈徑0.85公尺,飛行速度更高達2.5馬赫。可將重量750公斤的高爆彈頭或500千噸爆炸當量的核彈發射到625公里,導引系統結合初期的慣性配合無線電指令,中途則依賴Tu-95轟炸機、Ka-25RTs 直升機或衛星系統指引,抵達距離目標約37公里處,則開啟終端的主動雷達鎖定。此型飛彈的目的在攻擊航空母艦,只要有1枚能命中目標或在近處引爆,都足以摧毀或令其喪失戰鬥力。

 飛彈系統抗干擾 難以反制

 20枚「花崗岩」超音速反艦飛彈,裝填在SM-233發射器內,以60度仰角安裝前段艦艏主甲板下方。由於花崗岩飛彈最初是為配備於潛艦而設計的,所以在發射前發射器會先注入海水進行冷卻。近期改良型花崗岩飛彈還具備「協同作戰」功能,在密集發射模式下,先由1枚飛彈用高彈道飛行以盡可能擴大搜索目標區域,而其他的飛彈則用低彈道飛行降低被敵方偵獲機率,飛彈在飛行時會持續交換目標資訊,如果首枚飛彈被攔截擊落,就會有另一枚飛彈自動接管其任務。飛彈系統可以抵抗敵方無線電干擾。根據作戰經驗和模擬結果顯示,要反制這種攻擊幾乎不可能。而且花崗岩飛彈基於其巨大的質量和慣性,即使被擊中未爆炸,仍能維持以高速撞擊到目標,造成強大破壞。

  基洛夫級防空火力也相當強悍,配備的是使用5V55RM的S-300F系統(北約代號SA-N-6)、安裝12組8聯裝的B-203A垂直發射系統,總數達到96枚飛彈;其有效射程約7至90公里,攔截目標最大速度4馬赫,有效攔截高度為25公尺至25公里。

  彼得大帝號則混裝6組S-300F和6組改良的S-300FM(SA-N-20)系統,S-300F使用的是性能較先進的48N6飛彈,最大射程可達150公里;而S-300FM則使用更先進的48N6E2飛彈,最大射程更達到200公里,兩型飛彈各有48枚,所以總裝彈量仍維持96枚。

  雖然基洛夫級的武裝以飛彈為主,但未忽視傳統火砲,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在上層結構最後方,安裝2座口徑100公厘AK-100艦砲;而其餘3艘則是安裝1座AK-130艦砲系統,口徑130公厘/70倍徑的雙聯裝平射/防空兩用艦砲,射速可在每分鐘20至86發之間調整,最大射程25公里,可使用定時引信或電波感應的高爆彈。

 進行現代化升級 戰鬥力增強

 在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和拉札耶夫海軍上將號除役後,俄羅斯海軍尚有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和彼得大帝號在服役中。2012年,俄羅斯海軍與北方造船廠簽訂合約,決定自2014年1月起開始實施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現代化升級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將改用10組8聯裝的3K14通用垂直發射系統,以取代原本20枚P-700花崗石飛彈的SM-233發射器,飛彈也會換成由3M22「鋯石」(Zircon)極音速飛彈(SS-N-33)、P-800(SS-N-26)和3M-54「口徑」(SS-N-27)等不同型式的混合搭配。雷達則會換用目前在22350型高希可夫海軍元帥級巡防艦上應用的「5P-20K」四面固定陣列X波段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其中的3M22「鋯石」極音速飛彈雖然體型小於P700花崗石飛彈,但是其能高達8至9馬赫音速的飛行,射程更超過1000公里以上,現今防空系統難以有效反制攔截。另有消息指出,原本的S-300防空飛彈也將換成S-400型。

  2020年12月16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根據規劃,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預計將可於2022年底完成交付給海軍。2021年4月9日,塔斯社報導,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要延遲到2023年才能進行交付。所以在此之前,彼得大帝號將是目前俄羅斯也是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2萬噸及使用核子動力的現役巡洋艦。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