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09 

軍事論壇

【韜略談兵】反制認知作戰 抵禦灰色地帶威脅
【韜略談兵】反制認知作戰 抵禦灰色地帶威脅1
【韜略談兵】反制認知作戰 抵禦灰色地帶威脅2
【韜略談兵】反制認知作戰 抵禦灰色地帶威脅3

文:舒孝煌

 「灰色地帶」(gray zone)是近年來的流行名詞,常與「混合戰」(hybrid warfare)等詞互用,意指某些國家運用各種非軍事手段,以達成其國家政策目標,這些行動有時是非戰爭的軍事行動,雖未達到戰爭水準,然而仍對目標國家的利益形成威脅。

海空襲擾 企圖消耗我方戰力

 這些「灰色地帶」行動非常多樣化,包括選舉干預、經濟強制、資訊戰、運用非正規武裝力量如海上民兵等,或是以軍事力量執行非軍事行動。另外,中共在島嶼主權爭奪上的一系列海上活動,也被視為是灰色地帶衝突的一部分。

 中共近年持續對臺及周邊海域進行軍機襲擾、軍事演習、飛彈試射等行動,這些行動因以軍事任務方式進行,被視為是「灰色地帶行動」中的「軍事強制」行動(military coercion)。「軍事強制」是運用低強度軍事行動,迫使對手做或不做某件事。中共的「軍事強制」行動,一方面在美國或臺灣傳達政治訊號,例如美臺關係強化或美國對臺軍售,另一方面在創造即成事實,侵蝕臺灣的防空識別區、壓縮臺灣的空防空間、消耗臺灣的防禦能力。同時,也在反制美國在亞太的軍事活動,包括電子偵察機的空中巡弋,以及美國海軍的自由航行權行動。

 今年的《國防報告書》也特別提到,中共對我國的灰色地帶威脅,手段十分多元化,包括軍事及非軍事。軍事侵擾手段包括侵入我防空識別區、加大我周邊海域演訓力度、強化軍事威懾作為等;非軍事則包括網路戰、認知作戰等,因具非戰非和的模糊性,藉「切香腸戰術」漸進升高威脅,並運用其政軍實力形塑有利態勢,消耗我方戰力,也動搖民心士氣,並挑戰兩岸現狀。

 灰色地帶衝突也包括海上的騷擾行動,中共經常在南海及東海運用海上民兵製造事端,配合海警行動,支持其主權聲張行動,除了針對越南、菲律賓等主權聲索國外,也運用海上民兵騷擾美軍及澳軍的機艦等。

利用非正規部隊 加劇爭端

 近年中共積極組建海上民兵,雖然看似非官方,但卻是游走於灰色地帶的半正規、非傳統部隊,具正式官方正規編制,其成員及幹部不僅包括退役軍士官,還包括共黨組織,戰時要與共軍及武警形成聯防體系,可視為是共軍輔助單位。

 中共過去經常運用海上民兵騷擾我外島,干預我漁民作業,或阻撓海巡署船隻執法。近年另一種形態的海上襲擾,則是大陸抽砂船在我外島如馬祖等島嶼越界抽砂,不僅破壞海洋生態,也可能暗藏其他行動,例如破壞海底通訊纜線等,其中許多抽砂船的作為是受到當地政府的默許,形同另一種「灰色地帶」行動。

 中共在2021年2月1日實施「海警法」,允許中共海警總隊對入侵釣魚臺海域等「領海」的外國船隻使用武器,可能會被用來恐嚇海上鄰國,加劇海上爭端。

「三戰」舊酒裝新瓶 網路掀風暴

 認知作戰是藉由資訊手段或各種傳播平臺等方式,藉改變對手思維,進而改變其行為之目的。中共長年對臺實施統戰,進行輿論戰、法律戰及心理戰之「三戰」,以舊酒裝新瓶方式,除傳統平面及電子媒體外,再輔以網路媒介等方式加以傳播,實行「影響力作戰」。

 中共將認知作戰視為一個作戰面向,有龐大組織來推動,其宣傳多由「統戰部」主導,「外交部」及「中宣部」負責對外宣傳及對內輿情掌控,「國安部」則結合民間駭客之網路攻擊,以及內容農場等假訊息,遂行其影響力作戰。戰略支援部隊的政治工作部門負責管理「三戰」,接管軍改前「總政治部」轄下負責三戰任務的「311 基地」,網路系統部則負責網路戰、技術偵察、電子戰和心理戰。

 網路戰可能會成為軍事作戰的一部分,美國國防部《2020年中國軍事及安全發展報告》指出,共軍文件曾將網路戰、電子戰和心理戰,視為是實現信息(資訊)優勢的必要部分,並且是對抗強大敵人的有效手段。中共認知作戰模式,在通路及媒體方面,為掌握中文及外文媒體平臺,或創造新興社群媒體,強力放送其「大外宣」訊息。在內容方面包括分享「中國故事」,以擴大影響力、製造爭議事端,擴大分歧及衝突,操作手法包括散布造假、跨平臺迅速散播;借船出海及出口轉內銷,即藉其掌握之外媒或滲透社群媒體,將特定訊息向外傳播,然後再轉載國外媒體報導,塑造或美化其形象,改變國內及海外對其認知。

穩定民心士氣 勿予敵可乘之機

 中共認知作戰目的,在壓縮我國際活動空間、渲染擴大對我軍事威懾,造成國人心理紛擾、混亂,削弱軍民抗敵意志、防衛決心,奪取輿論主導權,對我民心士氣影響十分巨大。不過認知作戰模式也因為戰狼外交行為,造成反效果,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均對中共此種敵意活動或非法活動提高警覺,並強化反制措施。

 對抗中共的灰色地帶行動或認知作戰,是一項長期且艱鉅的工程,在軍事上,國軍需持續強化對周邊海、空域的監控,防止中共以「切香腸」方式,侵蝕我國防空間,以創新的應對模式化解其對我威脅,同時持續在基本戰力及不對稱戰力的建置上維持一定平衡,以因應平時及戰時威脅;在非軍事的認知作戰上,國軍政戰、資訊戰、新聞及文宣,甚至包括情報與作戰單位,均應對此種新形態的認知作戰,其作法、內容、管道、模式有充分了解,以創新而有效的事實查核,結合新形態文宣、全民國防等活動,一方面宣揚國軍建軍備戰實況,另外也對中共認知作戰進行反制,打擊其破壞我民心士氣及社會穩定的意圖。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