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30 

軍事論壇

【韜略談兵】槍是軍人第二生命 步槍的沿革與發展

文:許智翔

 自火器問世以來,步槍始終是單兵最忠誠的戰友,在戰場上「槍是軍人的第二生命」,而美國海軍陸戰隊更是有「每位陸戰隊員都是步槍兵」(Every Marine is a rifleman)的口號,充分顯示美軍對步槍射擊能力與戰技的自豪。

從火槍到自動步槍

 火藥最早出現在9世紀初的唐代,在13世紀抵達歐洲(一說蒙古西征傳入火藥),並在約14世紀後出現槍砲雛形。儘管設計逐漸洗鍊,不過在數百年間「火槍」(Musket,常誤譯、與德國槍廠「毛瑟」混用)仍是使用黑火藥、前膛裝填的滑膛槍。嚴格來說,英文「Rifle」指的是有「膛線」(Rifling)的步槍,比起滑膛槍雖然更為精準,但在19世紀以前,因為黑火藥與圓形彈丸等科技限制,很難成為部隊的主力裝備。

 19世紀是武器快速發展的年代,常可見技術代差導致的決定性優劣勢,1866年的「普奧戰爭」(Austro-Prussian War)正是一個經典戰例。在這場歷時6週的戰爭中,普魯士不僅擁有最早的近代參謀本部組織,更運用「德萊澤」(Dreyse)後膛步槍等最新科技。這種革命性槍枝將彈丸與火藥用紙彈殼整合,配合槍機制退式(Bolt-action)設計,讓普軍能用數倍於前膛槍的射速開火,更不再需要在射擊與裝填時維持立姿,而能以分散隊型臥射;不僅取得絕對優勢,也使得參謀總長老毛奇(Helmut von Moltke)能採取有別於傳統刺刀衝鋒的創新發揚火力戰術而大勝。

 槍機制退式步槍在19世紀末期發展成熟,最知名的系統可能是德國毛瑟(Mauser)、英國恩菲爾德(Enfield)與俄國莫新-納干(Mosin-Nagant)等;國軍曾用包括國造「中正式」步槍、外購自德國與比利時等國的步槍及美造「30步槍」(M1903)等多種毛瑟系統步槍。

 同樣在19世紀末登場的,還有試驗性的「半自動」及「自動步槍」,儘管這些武器在20世紀初才逐漸成熟。最早制式化的半自動步槍,是墨西哥的M1908蒙德拉貢(Mondragón);一戰前後,成熟的自動步槍開始出現,如美國M1918「白郎寧自動步槍」(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BAR)。

突擊步槍出現

 二次大戰時雖然各國主力仍是槍機制退式步槍,半自動步槍如美國M1「格蘭德」(Garand)步槍、蘇聯SVT-40,自動步槍如美國BAR等也已大放異彩。此時期自動步槍定位與輕機槍十分相近,如美軍BAR是「班用自動武器」(Squad Automatic Weapon),這在現代美軍則是M249輕機槍;時至今日,仍有多種輕機槍是由步槍衍生而來。

 二戰時為因應多在400公尺內的步兵戰場環境,德軍推出了革命性的StG44突擊步槍,整合衝鋒槍與步槍優點,將全威力彈藥(Fully Powered Cartridge)7.92x57mm毛瑟步槍彈縮短成中威力彈藥(Intermediate Cartridge)7.92x33mm,兼顧火力、射程與精度;「突擊步槍」(Assault Rifle)一詞,正由德文Sturmgewehr翻譯而來。

淬鍊後的現代步槍

 突擊步槍概念戰後很快被蘇聯AK47仿效,各國步槍也紛紛自動武器化,形成了使用全威力彈藥的戰鬥步槍(如美國M14、國造57式、德國G3、比利時FAL等)與突擊步槍(如蘇聯AK、美國M16、國造T65及T91等)等多種發展,前者在近年更作為精準射手步槍(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大為活躍。

 冷戰後的區域衝突常成為槍械發展的推手。越戰時美軍發現M14步槍並不適於當地環境,隨即投入適合全自動射擊、使用全新.223雷明頓中威力彈藥(即5.56x45mm NATO子彈)、大量採用塑料的M16。儘管M16適合越南戰場,初期卻因頻繁故障與鏽蝕未受好評,這與設計缺陷及缺乏保養有關;在問題修正後,M16系列很快成為美軍長期的代表性武器。值得一提的是,國造步槍自65式開始,不僅以M16(AR-15)設計為本,也參考AR-18步槍短行程活塞系統加強可靠性,現代先進步槍如德國G36、HK416/417等也都採用了類似系統。

 911事件後的反恐戰爭,讓特戰部隊與步兵裝備發展受到高度重視,不僅M16以來大量運用的塑料與合成材料在現代的步槍上十分常見,近年更逐漸走向模組化,如可更換不同長度的槍管因應任務需求。此外,普及多年的皮卡汀尼導軌(picatinny rail)更讓現代步槍可輕易組合各種瞄具、電筒或雷指器等裝備。國軍目前配發的T-91步槍也順應這樣的發展,未來應可進一步為基層士兵配發足夠的光學瞄具,確實強化國軍步兵戰力。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