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20 

軍事論壇

【韜略談兵】戰場保鑣 防彈衣貼身守護
【韜略談兵】戰場保鑣 防彈衣貼身守護1
【韜略談兵】戰場保鑣 防彈衣貼身守護2
【韜略談兵】戰場保鑣 防彈衣貼身守護3
【韜略談兵】戰場保鑣 防彈衣貼身守護4

文:李思平

 盔甲是士兵自古以來在戰場上的保命工具,而盔甲的發展也是隨著武器而進步。在古代,箭矢和刀劍可輕易被金屬甲冑所抵擋,但當熱兵器出現後,金屬甲冑的實用性便逐漸降低。然而,就跟人類面對世界上第一根長矛的威脅一樣,當矛尖變成彈頭,人類也不會放棄追求免疫於這種武器傷害的機會,而防彈衣正是此概念下的產物。

早期防彈衣 昂貴且笨重

 熱兵器最早雖應用於10世紀,但大多是作為攻城或守備武器(如大砲、手砲),而小型化後投入機動作戰的應用則是16世紀開始(如火繩槍),最早的防彈衣也在同期開始發展。受制於當時對於材料的發展限制,人們唯一想到的,就只是為金屬甲冑增加弧度、厚度與層次,但這種「防彈衣」的成本高昂且極度笨重。

 到了19世紀末,在一次槍擊案中,物理學家注意到,子彈竟卡在傷者口袋的蠶絲手帕上,激發了靈感。之後,30層蠶絲堆疊成的防彈衣經過測試,證實可有效抵擋低初速的黑火藥手槍彈,且重量遠低於金屬防彈衣,儘管成本極高,但人類終於發現抵擋子彈的方法並非只靠「硬」,還能用「軟」。

二戰後概念與材料應用革命

 在一次大戰中,由於軍方對於防彈衣的概念仍止於「應可直接抵禦敵步槍彈」的防具,因此應用上仍是全身金屬甲或厚重金屬胸甲,嚴重降低士兵的機動力,故僅配發給某些特殊單位,例如需要直接衝入敵壕溝作戰的德軍暴風突擊隊。在二次大戰,軍方已經清楚,戰場上造成殺傷的主因是破片而非槍彈,因此防彈衣除了少數精銳單位有外,更多見於轟炸機機槍手這種不需要移動的職位上,且初次應用了玻璃纖維板和尼龍纖維作為防彈材料,並定位成防破片衣。

 這樣的思維轉換,讓美軍在韓戰開始後少量為基層實裝防破片衣,並在越戰時普發(儘管許多人因為天氣炎熱而不穿),有效降低士兵的死亡率。同時,克維拉這些高強度纖維的出現,抗彈陶瓷板的應用,也讓防彈衣的防護準備朝向原始的目標邁進:抵抗步槍彈。

現代防彈衣的基礎結構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步兵防具被認為是只能抵擋手槍彈和破片的東西,許多老兵甚至認為不穿的生存率會比較高,但這論點在現代防彈科技前已不成立了。

 現代防彈衣的構造,主要由三部位組成:載體、抗彈軟板(克維拉纖維)和硬板(抗彈陶瓷)。載體是可以讓人穿著,並可掛載彈匣袋等裝備的總成,內置抗彈板的空間,通常有前後左右等四方位,而抗彈軟板則通常隨載體附掛,可阻攔低初速槍彈和破片,但如需面對更高的威脅,也可再插入硬板,使防彈衣具備抵抗步槍彈的能力。

 在現代的防護性能上,僅有軟板的防彈衣通常可以達到美國國家司法部(NIJ)制定的3A級,可防高初速.44麥格農手槍彈與破片,而再配合硬板後,則最高能達到4級,也就是抵抗.30-06穿甲彈,也包括7.62公厘和5.56公厘等步槍彈,降低士兵遭到敵步槍直接射擊時的傷亡率。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