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20 

社論

【社論】緬懷忠烈典範 踵武前賢護和平

 在一江山戰役中,指揮所屬奮力死戰的王生明將軍,今日以身殉國已67週年矣。回顧先烈轟轟烈烈的一生,不但為軍人誓死衛國,立下典範;更以無視生死的浩然、忠誠廉明的節操,率領所屬以熱血與生命,為國家生存發展,奠定強盛基石,殊值後繼者景仰與效法。

 王生明將軍字至誠,出生於湖南省祁陽縣。由於幼年即對軍旅心懷嚮往,15歲意欲從軍,但因年齡太小、家人反對,隔年方正式投效軍旅,寄身南征北討的沙場。其間,他曾經歷父母相繼亡故,自己卻因戎馬關山、無法親送的悲痛;曾經在戰況危急之刻,沉著冷靜以智克敵,而獲「生張飛」的封號;曾在血戰十餘日、腿傷艱危之際,依然負傷不退、堅持與弟兄共生死;更曾在大陸淪陷前夕,自動請纓、向最危險的方向挺進,自臺灣飛抵重慶參加保衛戰,直至成都陷落,方歷經險阻脫困返臺;他獲頒「戰鬥英雄」榮銜,實至名歸。

 正因為有這樣的軍旅歷練,王生明加入保衛一江山的行列時,也抱定了準備擔重任、打硬仗的堅定意志。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親率戰士加緊構築堅固工事,不患敵之不來,而患敵不來攻。山雨欲來,我心反而寧靜,敵猛烈砲擊我根本不瞧在眼裡…」,此種視死如歸的心境,讓他在敵人大舉三棲進犯,歷經慘烈攻防、同袍死傷殆盡後,拉響僅存手榴彈,壯烈成仁。

 回顧王生明將軍英烈事蹟,留給後人無盡啟發,但由宏觀的生命哲學、關鍵的領導統御,到個人修為的武德人格,都特別值得後來者省思。以生命哲學而言,王生明將軍真正實踐「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之大義。我們了解戰爭本質,就是為了屈服對方意志而引發的暴力行為,殺戮與破壞乃成為常態。身為軍人,必須認清生命意義,義當生則生、義當死則死。唯有在生死關頭「只見一義、不見生死」,方能「戰而死,雖死猶生」;若只求苟延殘喘、忍辱偷生,勢將陷於「不戰而死,雖生亦死」窘境。

 王生明將軍在軍旅生涯中,多次展現此種大義智識。民國38年夏,他本在臺中任職,但見大陸情勢危急,乃主動請纓飛赴重慶、成都戰地,與犯敵戰至彈盡援絕轉進時,即身攜毒藥,以防遭敵捕俘;更曾在向所屬講話時表白「不成功便成仁,身為革命軍人,總希望生於鄉廬,死於馬上!」展現從容沙場、臨陣不怯的豪氣。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死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知」,就是對此種生命哲學的高度肯定。

 再從領導統御角度來看,王生明將軍能帶領一江山官兵,竭力死戰、寧死不屈,也將「天下強兵在將」、「有不可戰之將,無不可戰之兵」的意涵,發揮到極致。畢竟兩軍對壘,實為雙方敵對意志的對抗,亦即無形精神戰力與有形人員武器裝備的較量。當戰場狀況危疑震撼、生死決於分寸時,平時再多的訓練,都很難完全發揮,此時部屬特別有賴於指揮官沉著若定的勇氣。

 王生明將軍曾提及,自己的頭盔被敵人砲彈片擊破,但依然指揮有度、行若無事,並對敵人猛烈還擊,「指揮官不在乎,士兵更不在乎」。足見此種歷經戰陣陶冶,養成之「泰山崩於前而不驚,金石流土石焦而不懼」的態度,適足為所屬提供一種穩定軍心的作用。敵人砲火愈熾烈,官兵的表現愈沉靜,如同王將軍所述,整個部隊「把生命、身體、土地、武器和榮譽連在一起,沉著而熱情,勇敢而謹慎,大膽而心細」,終能從容疆場,建功立業、殺身成仁。

 王將軍忠誠廉明、以誠服人的人格特質,亦是其樹立標竿典範關鍵。民國43年3月,他在升任南麂地區司令的就職典禮上講話時,就簡潔地表明:「我要是貪污,任何人都可以槍斃我;我要是對國家不忠實,對領袖不忠實,對長官對同事不忠實,任何人都可以把我丟到海裡去!」寥寥數語,卻完全打中官兵的心。能養成此種力量,主因王生明常年與官兵同甘苦、共患難,不但深入了解官兵習性,也能真正以身作則,與所屬共患難。

 蔣方震在《國防論》有云,生活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勝,生活與戰鬥條件相離者弱,相悖者亡。質言之,唯有從生活的點滴間,以誠為本、真心實意地履行身為領導者必須踐行的責任;從生命的不同面向,展現具備高度智慧的節操,才可能率領所屬水火不辭、生死與共。王生明將軍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但是其留下的典範節操,卻已經成為國軍無可取代的資產,必將世世代代永遠流傳。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