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26 

寰宇安全

【戰略快評】美俄博弈 中共錯估情勢將食惡果

◎李俊毅

 隨著烏克蘭危機日漸升高,美國的應對之道不僅攸關歐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臺海與南海的安全,亦深有啟示。對中共來說,美國如何增加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的代價,可能也是其因應中共在亞洲的行動方式。然而,中共應關切的不僅是美方作為,也包含俄羅斯「灰色地帶行動」之後果。

 美國迄今在應對烏克蘭危機上,給了俄國兩條路。總統拜登在2021年12月7日視訊會議中,警告俄國總統蒲亭,若入侵烏克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後果」;惟拜登本月8日亦表示,在烏國境內部署軍隊並非美國選項,透露仍有外交和對話的空間。

 從正面來看,美國拒絕派兵協防烏克蘭,可避免進一步刺激俄國,由此而來的嚇阻不足問題,則由北約盟國補上。本月17日,加拿大宣布派遣特戰部隊至烏國,英國提供反戰車飛彈予烏國。24日,美國宣布境內8500名部隊進入警戒,隨時可部署至北約東側成員國;丹麥派遣部隊至立陶宛;西班牙與荷蘭部署軍隊至保加利亞;法國則考慮派兵至羅馬尼亞,北約的集體嚇阻正在成形。但從反面來說,美國目前仍無打算直接在烏克蘭部署美軍,的確可能使俄國(與中共)做出美國決心不足的判斷。

 俄國的訴求,是以條約確認中東歐國家不在其境內部署被俄國視為威脅的武器,北約另須保證不讓烏克蘭與喬治亞等國入會。在此同時,俄國正以「灰色地帶行動」,升高對烏克蘭乃至西方國家的威脅,企圖施壓後者妥協。其「灰色地帶行動」包含10萬餘名部隊在烏俄邊境的調動、宣布2月與白俄羅斯聯演、詆毀烏國政府為「失敗國家」、對烏國發動網路攻擊、以天然氣輸送作為對歐的施壓武器、持續表達對外交談判的失望,並指責北約增兵至東歐盟國等。

 這些手段意在凸顯俄國決心,並營造有利戰略環境,但風險亦高。美國在無法判斷俄國真實意圖,且亟欲重建聲望之下,勢難對俄妥協。蒲亭則面臨時日愈久,愈難屈服的「騎虎難下」困境,最終不得不以對烏軍事行動維持其國內正當性。但這將惡化俄國的安全環境,反無法實現其原有目標。

 中共應關注的,不只是美俄角力的結果,而是「灰色地帶行動」的不利後果。一味對臺施壓並設立「紅線」,將使其失去轉圜空間,得將自身命運交付後果難料的軍事行動。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