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29 

軍事論壇

【軍事論壇】烏東危機未解 軍事力量主導局勢
 烏克蘭東部地緣衝突再起,俄國持續向兩國邊境增兵,成為繼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半島以來最大規模。圖為烏克蘭部隊於邊界警戒並構築工事。(取自路透)

◎鄧瑞軒

 近期俄國陳兵烏東邊境,抗議北約東擴,美國表示若俄國出兵,將實施經濟制裁。為緩解緊張情勢,美國、北約與俄國分別進行會談,1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揭開會談序幕,雙方雖進行「坦誠且直率」的交流,但在關鍵問題仍各執己見,美方要求集結邊界的逾10萬俄軍撤回原駐地;俄方則要求北約「明確排除接納烏克蘭入會」的立場,並老調重彈,稱俄軍調度與行動都在俄國領土內進行,無向外侵略的意圖,雙方顯然難達共識。美方認為,目前仍難看出俄國是否有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爭議的意願。顯示美國考慮對於歐洲大陸行動時,仍受國際現勢制肘,擔心過度行為,反而導致俄「中」兩國合作更為密切,增加美國國家戰略的不利因素。

烏國借歐美之力抗衡俄國

 烏克蘭原為前蘇聯加盟國,國土位於東歐,南臨黑海,戰略位置重要,二戰期間曾與蘇聯共同抵抗納粹德國的入侵,在戰後修訂憲法,成為部分享有國際法主體地位的半獨立實體,並且以創始會員國的身分單獨加入聯合國。烏克蘭在1948年至1949年與1984至1985年擔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1991年12月前蘇聯瓦解,烏克蘭正式成為獨立國家。

 2013年烏東親俄勢力暴亂,俄羅斯支持烏東地區的分離主義者與烏克蘭作對,使烏東陷入戰亂。2014年3月,克里米亞半島「公投」脫離烏克蘭,正式併入俄羅斯。國際不承認俄羅斯兼併烏克蘭領土,並譴責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半島。

 雖然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名不正,言不順,但烏克蘭亦無力以武力將其奪回,因此積極加入北約組織;北約和烏克蘭亦簽署軍事技術合作協議,力挺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俄羅斯與烏克蘭軍事力量相比,俄方占絕對優勢,俄羅斯正規軍總數約達113萬人,海陸空配備各種先進裝備,包括TU-160在內的各型戰略轟炸機近百架,大型飛彈驅逐艦、核子潛艦與航艦,更是烏克蘭無法比擬,況且俄國還擁有各型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和全球第一的核子武器庫。

 反觀烏克蘭,目前總兵力約30萬人,雖然從前蘇聯繼承大批重型裝備,包括核子武器,但這些裝備大多已老舊,核子武器更是早已自行銷燬。烏克蘭三軍擁有的裝備無論數量與性能,都與俄軍相差甚大,即使有美援裝備亦無法取得優勢,因此意圖加入北約,以借助歐美國家的力量抗衡俄羅斯。

美為北約軍事資金最大來源

 事實上,北約最大軍事力量來自美國,像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出兵捍衛北約盟國成為爭論議題,美國保守派認為只向「履行對美國義務」的盟友提供軍事援助。在歐洲根據統計,31%的波蘭人不認為美國會出兵抵禦外敵攻擊;然而,北約國家的大多數人認為,美軍會提供軍事援助。

 北約各國認為美國願意出兵原因其來有自,美國是北約軍事資金最主要、也是最大的來源,約是其餘盟國3倍,此筆軍事經費是提供以北約為主導的軍事行動,但此項經費實際上不只花費於軍事範疇,同時也用於維持組織架構、各軍、民指揮機構、研究中心運作等。以2021年為例,北約已花費約30億美金於平時維持組織運作,而軍事花費則是1兆美元,其中美國貢獻70%以上。

 北約組織共同防禦承諾,保障成員國維持低強度軍事能力,便於集中國力於經濟發展,然而俄羅斯之前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和烏克蘭東部,後又對烏克蘭實施實質威脅行為,再次挑戰北約組織存在的根本價值,以及成員國的國家與軍事策略。東歐的成員國,特別是波蘭及波羅的海國家,作為兩方勢力緩衝地帶,同樣戰略地位重要,美俄亦對此地區視為兵家必爭之地。

波羅的海國家成談判籌碼

 立陶宛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皆位於波羅的海東岸,且在歷史及地緣政治上,有很高程度的相似及整合性,故在國際社會上經常將其共同稱呼為「波羅的海國家」。 

 波羅的海國家地勢多以平原、沼澤地形為主,耕作範圍有限,食物仰賴進口。人種、語言、宗教、軍事裝備及政治等領域均相似,且受俄羅斯影響深遠,同樣受地緣關係的影響,境內種族多元。經濟以服務業及對外貿易為主;電力普及率高,能源主要以化石燃料為主、再生能源為輔,其他如天然氣、原油等均需仰賴進口。其中天然氣主要來自俄羅斯,另外如德國、捷克等歐陸國家天然氣50%以上也都由俄國供給。

 波羅的海國家各國軍力維持在1萬人以內,其中以立陶宛1萬 6千餘名最多,武器裝備均承襲俄式裝備,現代化武器則由西方國家(美、英、德、瑞士)等提供。兵役制度僅拉脫維亞採募兵制,餘均採徵兵制;各國國防預算均有逐步增加趨勢。

 波羅的海國家受歷史、種族等因素影響,俄國仍擁有影響力,各國境內俄羅斯族裔常被俄國當作談判籌碼,要求優待境內俄羅斯族裔;波羅的海國家處歐盟外部邊界,受申根公約(Schengen Treaty)規範,與鄰國俄羅斯有邊境管制。2014年,克里米亞半島和烏東事件後,北約決定將軍事力量延伸至波羅的海國家。德國向立陶宛派遣遠征部隊,並與立陶宛率領的聯合部隊(比利時、克羅地亞、法國、盧森堡和荷蘭軍隊組成)共同執行嚇阻行動。同時,英國也在愛沙尼亞部署1個營,而加拿大則在拉脫維亞部署1個營,美國陸軍於波蘭部署重裝營。

「能源武器」箝制歐洲

 2018年美國斥資2.14億美元的歐洲嚇阻倡議基金(EDI),對從冰島到羅馬尼亞戰略要地的空軍基地進行現代化改造,以嚇阻俄羅斯擴張。然實際上,捐助資金多寡,並不與出兵畫上等號,此議題在美國國內尚無定論,美軍欲出兵首先要面臨的問題是利益為何,又對於國內政權未來發展是否有益。

 歐盟國家53%能源(90%原油及66%的天然氣)仰賴進口,相較於美洲、亞洲大陸能源依賴度,歐洲是全世界依賴度最高的地區。俄羅斯是歐洲能源供應的主要來源,占40%,其次是挪威,占35%。所以歐洲國家擔心俄羅斯企圖「將能源當成武器」,美國已與德國達成協議,若俄羅斯利用北溪天然氣管線箝制烏克蘭及其他東歐國家,將採取行動因應。俄羅斯則表達不會將天然氣供應當作武器來使用,並準備幫助歐洲解決能源危機。雖然俄羅斯表示準備提供幫助,但仍不向歐洲提供額外天然氣供應,因此「能源武器」依舊是歐洲的隱憂。

 烏東緊張情勢目前仍處膠著狀態,凸顯軍事力量仍為主導局勢的最後關鍵,若發生武裝衝突,將考驗東西方強權軍事動員動能力,並牽動國際局勢,後續發展值得觀察。(作者為國防大學上校教官)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