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擴大民主陣容 打擊威權主義
 北約對維護歐洲建構西方世界民主體制與自由市場,具高度影響力。圖為北約30國領袖3月底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強化東翼防線,嚇阻俄國威脅。(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朱祥中

 國際社會的行為體之間,本就存在實力不對等狀況,各政治行為體又因全球化發展、供應鏈複雜、科技與知識的變革等狀況,以致國家實力的特性具備多維性與相依性,國力差異亦無絕對性,無法倚靠單一軍事、外交或經濟的力量,維繫國家利益。因此,各國除運用天然資源、地理位置、氣候、幅員、地形、人口素質與數量、教育、科技研發等條件增加實力,當自認不足,且緊鄰實力遠高於己,並具有敵意國家時,更會積極爭取外援合作。

東方集團民主化 對抗俄國

 冷戰期間,中歐和東歐許多小國與蘇聯結盟或被蘇聯控制,包含現今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其頓、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科索沃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等國,形成社會主義國家陣營,被西方民主國家稱為「東方集團」。就中東歐區域地理形勢看來,俄國邊界須維持緊臨海域,才有利於生存與發展,因此歷史上,俄國在歐洲的領土藉波羅的海及黑海對外連繫,遂能發展為強國,同時維持北方、太平洋、黑海及波羅的海等4個主要艦隊,尤其北方艦隊去年1月更提升為軍區級單位。俄羅斯自蘇聯時期迄今的外交政策,就是在自然疆界內恢復俄羅斯的壯大,也就是「恢復帝俄時期的邊界」和「歷史形成的地緣政治空間」。

 但比鄰波羅的海及黑海的國家,冷戰後紛紛獨立,獨立之初,部分國家國力孱弱,軍事上面對俄羅斯,無法確保安全,經濟條件又無法自給自足,反讓國內風雨飄搖,政治環境缺乏穩定,在俄羅斯作梗或有心人士煽動之後,甚至出現軍閥領導或極權體制。因此,北約與歐盟便扮演重要的民主推手,分別藉集體安全制度與自由市場環境,讓俄羅斯統馭中東歐中小型國家的意志,難以遂行。

北約、歐盟版圖持續擴展

 北約組織於1949年,由比利時、加拿大、丹麥、法國、冰島、義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英國和美國等12個國家創始,迄今已歷經8輪擴大,計有30個會員國。1952年,希臘和土耳其成為北約成立以來首批新成員,也穩定北約東南方的戰略安全;1955年,同意二戰後被禁止武裝卻身處冷戰前線的德國加入,德國也因此重獲國家軍事主權;1982年,西班牙成為第16名成員;1989年11月,柏林圍牆倒塌;1999年捷克共和國、匈牙利和波蘭成為首批加入北約的前華沙公約成員國;2004年,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等7國加入後,不僅強化北約對國際議題的影響,也深化對波羅的海與黑海的戰略預警及軍事部署能力;2008年,與「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加強對話;2018年,與北馬其頓對談入盟事宜,使其於2020年成為北約第30位成員,加上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2009年)及蒙特內哥羅(2017年)相繼加入,尚有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喬治亞及烏克蘭等3國待加入。一旦巴爾幹半島納入北約版圖,將有助稀釋俄羅斯對各該國家與區域的影響力。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薛健吾表示,歷經2008年俄國出兵協助喬治亞的分離主義勢力及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事件後,芬蘭與瑞典也對加入北約做審慎評估,惟烏俄衝突後,最新民調顯示,兩國民眾對加入北約的支持度創下新高,逾半數的芬蘭及瑞典人,如今贊同加入北約組織。

 此外,歐盟則始於1952年7月,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又於1958年1月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後續經歷6次擴大,1973年英國、愛爾蘭及丹麥加入,1981年希臘加入,1986年西班牙及葡萄牙加入;蘇聯解體後,奧地利、瑞典和芬蘭等3國於1995年加入。2004年,塞普勒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馬爾他和斯洛維尼亞等10國加入,是歐盟最大規模的擴張。2007年,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加入。2013年,克羅埃西亞加入;2020年,英國脫歐。阿爾巴尼亞、蒙特內哥羅、北馬其頓、塞爾維亞、土耳其等5國現為歐盟的候選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及科索沃則為「有潛力加入」的國家,這些國家分別在民主、法治及人權等方面,尚未達到獲准加入歐盟的標準。

 俄羅斯也成立類似組織號召中東歐國家,但除俄羅斯以外,軍事性質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僅有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與塔吉克斯坦等5國加入;經濟性質的「歐亞經濟聯盟」(EAEU)則由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及亞美尼亞等4國簽署,兩者規模顯然均無法和西方相比。惟烏俄衝突後,俄羅斯金融體系和貨幣正面臨崩潰,對此,俄羅斯與中共欲建立單一貨幣機制,以解決遭國際制裁、盧布崩盤的經濟危機。

歐、俄關係愈趨緊張

 冷戰時期納入蘇維埃聯邦的國家,解體後,多半加入可協助自身強化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的北約和歐盟,由俄國的角度思考,就是歐洲國家民主文化與體制,逐漸向東增加影響的具體表現;與俄羅斯接壤的14個國家中,挪威就是北約會員國,芬蘭則屬歐盟,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等4國則兼屬兩者,另喬治亞和烏克蘭則是北約的重要夥伴。值此同時,俄國入侵烏克蘭,國際撻伐聲不斷,並祭出各項制裁,此乃近因;遠因則為蒲亭政權近年經濟表現、失業率均未見起色,民意基礎崩解,執政危機浮上檯面。綜上所述,歐、俄關係將愈趨緊張。

 北約與歐盟對中東歐國家的幫助,是輔助該國建構民主體制與自由市場所需條件,在全球體系中,依國家能力貢獻所長,也藉此獲得所需,讓關係更加緊密融合。對中小型國家而言,民族主義、種族問題、宗教意識、國內民意取向及民主化程度等因素,均會影響國家合作決策,但確保自由、人權、法治,才是政策思辨的基礎。

 總統蔡英文今年元旦發表「2022新年談話」時表示,「如何在中共不斷增加的軍事和外交壓力之下,堅持守住自由民主,堅持走向世界的共識,是臺灣必須積極面對的挑戰」。為實踐此願景,政府將持續深化與新南向國家的合作交流,並全力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同時提出「強化歐洲鏈結計畫」,促進與歐洲之間的密切交流,證明中華民國致力維護印太地區的安全、和平、自由和開放,堅定與國際民主社會合作的努力與承諾。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教官)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