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7 

寰宇韜略

【寰宇韜略】北約強化防禦力量 嚇阻俄威脅(上)
 面對烏俄衝突的長期化,北約須以新方式進行部隊規劃、威脅評估,並實際執行與分擔。圖為參加2018年快速三叉戟聯演的烏軍機械化步兵 。(取自DVIDS網站)

◎蔡馥宇(譯)

 烏俄衝突已持續近3個月,且隨著雙方衝突範圍與仇恨日增,短期之內似無結束跡象。本報特節譯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中心」(CSIS)報告,討論烏俄衝突持續且長期化下,北約與美國的應對之道。(編按)

北約應提升能量 對抗威脅

 目前各方依舊難以預測烏克蘭與俄國間的衝突結果,就算雙方近日達成和談或暫時停火等協議,烏俄之間長期軍事緊張局勢仍難以消除,亦無法否定未來再爆發任何形式的戰爭或武裝衝突的可能。因此,美國與北約需要盡快採取行動,為大國競爭下的軍事衝突做出準備,而北約各國也需要提升能量,創造嚇阻能力,有效對抗威脅。

 為達前述目標,北約亟需改善會員國多年投入國防資金不足、軍力戰備能量與現代化落後的情況。此外,北約許多國家僅做到分擔北約合作負擔,但並未進一步投資北約所需要的現代化事務。面對新興科技湧現,北約當前的作業互通性整合問題日益嚴重,亟需各國認真面對。

 然而,上述困境往往需要長時間投資與經營方能有效克服,甚至需以5年為單位,透過逐年更新檢討,全盤重整軍事需求與計畫,進而跟上新時代的戰略、指管與戰術戰法。在後疫情時代,面對通貨膨脹、經濟復甦等困境,美國與北約的資源分配問題更加困難,為爭取民眾支持,戰略溝通也至關重要。

敦促盟國提高國防預算

 面對烏俄衝突長期化,北約需以新的方式進行部隊規劃、威脅評估,且需實際執行、分擔。目前北約最重要的防衛分擔概念,是敦促所有會員國將其GDP的2%投資國防事務。但對比俄國每年國防預算估計僅有620億至1000億美元,美國、加拿大及多數歐陸國家每年國防預算皆超過1兆美元,凸顯數字在本質上意義有限。

 北約最需投資的領域,在於作業互通性、跨國協調與各方面的現代化。由於北約現況分配的資源有限,許多國家的主要武器系統同時面臨老化與裁撤問題,且多個東歐會員國因受預算限制,持續仰賴俄系武裝與指管通資情偵監(C4ISR)系統,不願且無法進行現代化或轉向北約標準化。

 即便部分國家願意投資軍事現代化,其現代化焦點往往停留在實現自身國家目標,北約在這方面提供的輔助與建議有限,更遑論監督會員國間戰備狀態、現代化、續戰力。

強化資訊戰 力抗外敵

 許多歐洲國家長期享受北約在後冷戰時期留下的「安全紅利」,在整體技術水準、C4ISR、戰管系統、實際裝備、彈藥存量上,皆嚴重落後北約需求,其甚至需花費至少3%的GDP,方能補足缺陷,將武器進行現代化並避免預算不足導致軍力裁撤,同時針對訓練、戰備、電戰與裝備軟體部分,進行升級。

 觀看北約整體現況,其所需要的並非新的戰略、新的兵力規劃或新的選項,而是應有效實現現有的優先計畫與目標,資助作戰兵力,並針對認知作戰、資訊戰與網路戰等新作戰概念,進行軍力規劃與預算分配。

 除了重建戰力,北約另一個關鍵領域,是以適當方式,傳達北約的重要性,使其會員國了解當前資訊戰目標,是為讓民主國家的公民知曉嚇阻與防禦的重要性,並認知威脅的存在及其本身發動攻擊的可能性,重申夥伴的重要性。因此,資訊戰的勝利不只意味操作通信與數據對抗敵人,更應藉此向公眾解釋、證明軍事開支與現代化的必要性,以及北約為何值得擁有、打造強大聯盟所需的預算與資源。

強化作業互通性 抗衡俄國 

 北約雖積極尋求與各會員國進行有效溝通,但其對於主要威脅來源的俄國,仍無法進行足夠有效的能力評估。多數的公開、非機密戰略文件與聲明,皆由空洞詞藻堆砌而成,無從解釋計畫與預算,也未證明必要性,鮮少明確談及北約軍力發展與強化作業互通性等關鍵問題,而多數關於北約國家的國防報告書亦是如此。

 在此之中,唯有美國曾針對俄國威脅發表明確、嚴肅的公開報告,並對其軍事力量進行評估與討論;在北約之外,瑞典所做關於俄國威脅的非機密報告,則可能更具效力。北約存在需要預算,且須打造作業互通性更高的互動模式,但多數會員國卻無法說明其為應對威脅所做出的努力。民主需要透明,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競爭更加激烈,資源的投資不再像過去,可透過機密來掩蓋真相。

 最後,會員國必須誠實面對自身國防需求與開支,且不能仰賴當前烏俄衝突導致的「一次性支持」,藉此擴增預算,而是需要與其他盟國預算項目並列,持續並穩定地撥款投資。透過民主程序與政治支持的有效途徑,才得以在實際的資訊場域與認知作戰的環境下,與俄國的威權主義抗衡。

 然而,當美國與其他北約會員國面對俄國時,同時還須應對中共的潛在威脅,加上整個北約聯盟正面臨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的挑戰,建構戰略溝通、凝聚人心士氣更顯得迫切且重要。

(待續)

:::
廣告20240418-24桐花祭「美好彰化 幸福桐遊」內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