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1 

社論

【社論】人攜式防空飛彈 發揮不對稱作戰效益

 烏俄衝突期間,「人攜式防空飛彈」在捍衛烏國空域安全,發揮極大效益。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初期,以大量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摧毀烏軍主要機場及防空飛彈系統,意圖瓦解烏國防空能力,然而,在烏克蘭以「人攜式防空飛彈」回擊後,俄軍不僅無法掌握空優,且因此損失大量各型戰機、直升機及無人機,也顯示此種輕便、靈活、好用的防空武器,仍是戰場上「以弱擊強」的重要不對稱利器。

 納粹德國在二戰末期設計的「飛拳」(Luftfaust)火箭,是第一代投入戰場的「人攜式防空武器」。當時雖然沒有發揮太大功用,但其理念卻延續至今。二戰後,隨著噴射機問世及長足進步,傳統防空火砲已無力反制。由於早期防空飛彈不僅數量有限,且無法隨部隊機動,更難以提供小部隊所需之防空自衛火力,於是促成美俄兩國在1950年代開發FIM-43C「紅眼」(Redeye)與SA-7「聖杯」(Grail)肩射防空飛彈。

 冷戰初期,肩射防空飛彈在各地區域衝突中並未獲致重大戰果,也未受矚目。直到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人攜式防空飛彈」才成為軍事家們討論的焦點,在戰爭初期,完全沒有防空武力的阿富汗反抗軍,每每成為待宰羔羊。美國國會為阻止無止盡的殺戮,秘密撥款提供反抗軍人攜式防空飛彈。此舉導致蘇聯損失數百架戰機與直升機,不僅改變阿富汗戰局,也讓FIM-92「刺針」人攜式防空飛彈聲名大噪。

 人攜式防空飛彈的「不對稱」效果,似乎並未延續到冷戰結束。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伊拉克擁有的數千具人攜式防空飛彈,幾乎不能發揮作用,即使在1999年「科索沃危機」時,塞爾維亞的人攜式防空飛彈,也未能對聯軍空中部隊構成威脅。此種情況到了2001年及2003年聯軍出兵阿富汗及伊拉克時也沒有改變。西方軍事計畫人員認為,由於遠距精準武器使用率大幅提高,射程不到10公里、射高不到5公里的人攜式飛彈,已逐漸喪失戰場實用性。美國陸軍也在後來取消「刺針」人攜式飛彈的升級計畫。

 然而,此種「遠距精準打擊武器已汰除短程人攜式防空飛彈」的想法,值得商榷。因為,戰場環境及戰術用兵,往往會左右武器裝備的效能。例如,在平原曠野的中東沙漠戰場上,人攜式防空飛彈很難找到隱蔽,應用上較為困難;而在其他戰場,空中武力若非以打擊重要基礎建設為主,攻擊高度往往超過短程防空飛彈射程,縱使地空密切配合,人攜式防空飛彈仍然難以找到射擊時機。但此種武器並非英雄無用武之地,俄軍猝然入侵烏克蘭,人攜式防空飛彈再次證明其「不對稱」價值。

 烏克蘭雖然在戰爭初期遭到俄國飛彈攻擊重創,卻能善用春冬交替時的泥濘環境,阻礙俄軍地面部隊攻勢,使俄軍陷於「空地分離」窘境。藉由在機場及重要軍事目標附近設置「防空獵殺區」,不但讓冒進的俄軍直升機成為活靶,在烏國機場機降或下卸的直升機和運輸機,也頻繁遭受狙擊。加上俄軍於初期大量虛耗精準彈藥,導致必須使用無導引彈藥對地轟炸,並被迫採低空進襲,因而易遭人攜式防空飛彈鎖定擊落。

 烏俄衝突的經驗證明,在複雜地形環境中,只要能結合適切的機動、疏散、偽裝及隱(掩)蔽等戰術作為,加上精確的情監偵資訊,人攜式防空飛彈可發揮出奇戰果。不僅如此,由於此種武器沒有複雜且笨重的雷達及指管車輛,因此不易被發現,且能隨時依狀況變化,快速轉移射擊位置,讓敵人難以捉摸。俄軍慘重的損失導致其空中優勢難以發揮,近日作戰幾乎只能完全依賴TU-22M戰略轟炸機及彈道飛彈進行攻擊,證明烏軍人攜式防空飛彈的嚇阻效果。

 這場戰爭出乎意料的結果,促使各國重新思考未來的建軍方向。美軍陸戰隊新成立之「濱海作戰團」,已開始檢討人攜式防空飛彈在西太平洋島嶼作戰中的角色,有必要將其納入未來武器籌獲項目。尤其是城鎮密布、地形複雜的中、大型島嶼,遠距精準武器對地面機動目標難以有效攻擊,勢將迫使敵人近距離接戰。

 綜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臺灣四面環海、山巒橫亙,城鎮高度發展且地形複雜,具備易守難攻之優勢。只要善用諸如「人攜式防空飛彈」等「不對稱」武器,結合有利地理條件及創新戰術戰法,將可使犯我之敵付出不可承受之代價,也是我建軍規劃人員未來可以縝密、周延思考之方向。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