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1 

社論

【社論】奠定軍事教育基礎 打造現代化勁旅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視導陸軍軍官學校,期許軍事院校應深切體認教育目標,以「哲學、科學、兵學」為基礎,為國軍培育優秀的基層幹部。鑑於全球軍事環境與科技快速變化,唯有在思維和實踐上與時俱進,才不致被時代淘汰,才能永遠位居軍事競爭前列。基此,負有培養國軍領導幹部重責的軍事院校,務須持恆強化軍事教育基礎,方能在新時代挑戰中,不斷革新與創新,力行衛國使命。

 邱部長所強調的「哲學、科學、兵學」軍事基礎,淵源於先總統蔣公於民國42年主持國防大學「國父紀念週」演講,關於「軍事教育與軍事教育制度」的一段談話。蔣公認為,哲學是「窮理明德」之學,並詮釋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講述的「智仁勇」三達德、《孫子兵法》標示的「智信仁勇嚴」武德,以及「道天地將法」戰爭原則,旨在體現「以仁為本」的軍事哲學思想。科學目的則在「格物致知以利用」,現代戰爭是科學的戰爭,加以細分,就是打組織、打生產、打學術的戰爭;而兵學除了一般學科、術科外,且強調軍紀、風紀、兵心、士氣,更要培養軍官學生假想敵的敵情觀念。

 前述對於「哲學、科學、兵學」之闡釋,放在今日軍隊,依然適用。但重要的是如何將其活用,方不致淪為食古不化的教條,此則須將其精神與精髓置於變動中的環境脈絡,才能賦予新的時代意義,打造一支與時俱進的不敗勁旅。

 就從哲學來看,所謂「仁」的哲學,完全迥異於將戰爭等同殺戮之聯想,強調戰爭目的非但不是殺戮,而是在避免殺戮,若戰爭只是用來遂行殺戮的工具,則這場不義的戰爭必敗。以當下刻正進行中的烏俄衝突為例,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之後,為了追求戰術上的勝利,濫行不區分對象的攻擊與殺戮,「布查屠殺」即是赤裸裸的血證;然而,俄軍的濫殺,非但未嚇倒烏克蘭人,反而激起烏克蘭人民同仇敵愾的戰鬥意志,以及全世界的譴責聲浪與軍援協助。團結的烏國人心,加上全球不斷湧進的道德與物質支援,讓俄軍遭遇更大的反抗阻力,反證其戰略失敗。早在2000多年前,亞聖孟子曾云「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恰為「仁」的戰爭哲學,作了最佳註解。

 再從科學角度觀察,現代戰爭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戰爭,科技已成為左右勝敗重要關鍵。1991年,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波灣戰爭,是現代高科技戰爭之經典。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包括航空母艦發射的各式導引炸彈,壓倒性的制空、制電子優勢,以及首次透過人造衛星,進行電視直播戰爭場面等;未及2個月,美軍即擊潰擁有百萬大軍的伊拉克。其後,全球各地重要區域衝突,科技都成為勝敗關鍵,例如2020年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爆發的納卡衝突,亞塞拜然運用無人機取得資訊及攻擊優勢,最後擊敗亞美尼亞。而無人機的科技優勢,在烏俄衝突中亦處處可見,烏克蘭靈活運用無人機、星鏈衛星通訊等尖端科技,讓軍力遠優於它的俄軍遭受大量戰損和傷亡;此非對稱之科技運用,正是國軍領導幹部必須精學且能善加運用之軍事科學。

 相關兵學面向,除了目前軍校各項分科教育,讓軍校生得以學習各種不同的知識與技能,蔣公特別強調軍紀與敵情觀念的重要性。在烏俄衝突中,媒體不時報導俄軍洗劫烏國平民、隨意丟棄軍用物資,乃至因戰損嚴重拒絕上戰場或轟炸烏國重要目標物等公然反抗情事,非但讓領導幹部無法遂行作戰任務,更嚴重的是,導致俄軍軍心渙散、士氣不振,致難遂侵略野心,此凸顯兵學運用與軍紀對部隊戰力之重要性。

 至於建立敵情觀念,對於我國格外具有啟示。中共的軍事動向有2處特別需要注意,一是史無前例的大幅度擴軍,遠遠超過自衛需求,顯示其軍事意圖根本不在防禦,而在擴展軍事影響力,目標是將美國逐出西太平洋,成為區域霸主;二是北京明顯強化對我國的軍事威懾,近年來,其海空軍侵擾我周邊海空域已成為常態,此正是在為其日後武力犯臺熱身。是以,國軍各級領導幹部必須深切體認此一情勢,隨時作好反擊之各項準備。

 綜言之,以「哲學、科學、兵學」為基礎的軍事教育,多年來已培養出無數國軍精英,奠定臺澎金馬防衛作戰深厚的人才基礎。21世紀的戰爭,仍不脫此3領域所構成之戰場環境,各軍事院校及領導者,唯有持續深耕,方能鍛鍊鋼鐵長城,承擔保國衛民重任。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