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11 

國際瞭望

【國際瞭望】北約新戰略概念 劍指俄「中」
 面對俄國直接威脅,北約東翼9國提前在北約峰會前開會凝聚共識。(達志影像/歐新社)
【國際瞭望】北約新戰略概念 劍指俄「中」1
【國際瞭望】北約新戰略概念 劍指俄「中」2

◎胡敏遠

 今年6月28至30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元首級高峰會議,各國領袖同意訂定「新版戰略概念」,聚焦「抗俄反中」。此為北約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防禦和威懾能力改革。透過持續強化東翼防線,現有快速反應部隊(NRF),將從4萬增至30萬,部分駐東翼的前進部署戰鬥群(EFP),由現有約1000人的營級編制,擴增為3至5000人旅級單位。

 北約亦首次將「反中」納入新戰略的概念。部分會員國認為中共惡意以「灰色地帶衝突」威逼鄰國,更企圖破壞印太地區穩定,尤其在烏俄衝突下,俄、「中」在軍事領域相互支援,更讓北約不敢輕忽。

 此次峰會另一焦點為「北約東擴」,幾經折衝,30個成員國於本月5日簽署入盟協議,批准瑞典、芬蘭入盟;後續通過協議,北約即可完成1990年代中期以來,最大規模擴張行動。

 另外,今年峰會首次邀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等亞洲國家參與,象徵北約未來將擴大勢力到亞洲地區。秉此,分別針對「抗俄」、「反中」進行分析,及其未來可能造成的影響,深入觀察。

「抗俄」方針積極明確

 北約訂定新戰略是以利益、安全與民主價值等3個層面,界定俄國威脅與中共影響,制定相應的新戰略指南。由於俄國侵烏,嚴重違反國際法與破壞國際和平穩定,「抗俄」遂成為各國共識,成員同聲譴責,決定加大制裁俄軍的侵略行為,將俄國定位為歐洲「直接且顯著的威脅」,同時表達將持續以軍事及經濟策略,支持烏克蘭抗俄。

 但北約各成員國對於「抗俄」,有不同態度。例如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在歷史上曾受到前蘇聯(俄羅斯)迫害,反俄態度極為強烈;但是,德、法、義等歐洲老牌國家,則因急需依靠俄國能源,維持其經濟與民生基本需求,因而著重以「和談」結束衝突;與俄國原來就有往來且關係良好的國家,如匈牙利及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反俄立場上較不明顯。所以,北約加強軍事部署與要求各成員國增加國防預算等措施,仍難達成一致性整合效果。

 在擴編軍備方面,新戰略的出爐,象徵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軍事聯盟,要比以往團結。為達成「抗俄」目標,北約擬擴編現有駐軍數量,將從目前的4萬增至30萬人,且在英國將進駐2個F-35中隊;於西班牙增派2艘大型驅逐艦常駐地中海;在波蘭除設立軍級司令部,並於波蘭與羅馬尼亞兩地,組建快速反應部隊,同時增強在波羅的海三國的駐軍數量。北約國家也同意增加國防預算至各國GDP 2%以上的標準。

 整體而言,烏俄衝突激發歐洲國家的危機感,促進北約更加團結地對抗俄羅斯,更象徵著美國正強勢主導歐洲國家的政治與軍事領域。

 峰會最令烏克蘭失望的是,北約讓瑞典與芬蘭加入北約,卻表明不會讓烏克蘭成為北約的成員國。由於俄國對烏國加入北約極為敏感,為此,烏俄衝突不斷擴大,讓歐洲國家深陷泥淖。為有效解決衝突所帶來的通貨膨漲、能源及糧食危機,多數北約國家希望衝突盡快結束;為安撫俄國不再以武力騷擾歐洲,致對烏克蘭入會議題,態度曖昧。簡言之,烏俄衝突雖促成北約團結與軍力提升,但在政治面向上,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利益考量。

「反中」態度卻有差異

 在「反中」議題上,北約新戰略提到中共野心和脅迫政策已挑戰北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為歐洲帶來「系統性挑戰」,加諸中共的戰略意圖和擴軍仍不透明,外界研判其正快速擴張核武與研發先進武器,引發各國不安。然而,中共與多數歐洲國家經貿往來密切,且地緣關係上,未直接對歐洲帶來立即性威脅,因而僅將其視為挑戰。

 由於多數北約國家與中共有密切經貿關係,甚至對其經濟依賴程度高,深怕過度「反中」,將影響經貿關係。

 大致來說,美國、立陶宛因對中共高度不滿,在「反中」立場上表現較為強烈;德、法、義等傳統歐洲國家因與中共經濟合作關係良好,故態度較為保守;中南歐國家則受惠於中共「一帶一路」,多不願過於表態。

 因而,新戰略的「反中」意涵是指在民主、價值觀等理念上,反制中共的集權行為,在經貿層面上,則未反對歐洲國家與中共正常交往。

力推亞洲版小北約

 美、「中」競爭也成為此次峰會另一焦點。期間,美國與日本、南韓舉行3國會外會,原本在美國主導下,要建構亞洲版的小北約(美、日、韓軍事聯盟)與中共抗衡,但受制於南韓民意對尹錫悅的批評聲浪不斷,韓國並未表明對抗中共,因而讓美日韓元首會議僅能在短暫會晤下結束,未發表任何聯合聲明。

 無疑的,美國希望北約力量能拓展到亞洲,形成歐亞國家大同盟,同時將俄、「中」視為一體,藉由「集體安全」旗幟下,防止俄、「中」破壞區域穩定。

 此次峰會在烏俄衝突的陰霾下召開,「抗俄」的戰略構想與手段非常直接且明顯,軍事對抗策略較以往積極相對的,「反中」立場卻晦澀不明,未有一致性。然而,中共勢力在亞洲地區崛起,已對區域國家帶來急迫性壓力,尤其中共機、艦頻繁出入第一島鏈,嚴重影響區域穩定。美國為確保印太安全,擬籌組亞洲版「小北約」,區域國家應大力支持,共同建立集體安全機制,較能確保自身的安全。

(作者為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