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伊庭、劉昕翊/臺北報導
描述韓戰期間的電影《決戰38度線》,現正熱映中;這場全球民主與共產對抗的重大事件爆發後,1萬4千餘韓戰反共義士秉持「奔向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毅然投奔我國,在當時威權專制與民主自由之間,做了最正確的抉擇。今年適逢韓戰72週年,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與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合作,出版《他鄉.故鄉—韓戰老兵在臺灣》口述歷史專書,邀請曾參加韓戰的老兵為這段歷史現身說法,為歷史留下見證。
2位反共義士分享親身經歷
榮民榮眷基金會與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昨日召開記者會,發表《他鄉.故鄉—韓戰老兵在臺灣》口述歷史專書,會中安排2位曾參與韓戰的反共義士劉純儉、劉泉松,分享親身經驗。該計畫由世新大學新聞系教授胡光夏主持,研究團隊歷時18個月完成專書編纂,完整記錄受訪義士的生命故事與心路歷程。
14人來臺生命故事值得細讀
該書概述當時歷史背景脈絡,包含韓戰與戰俘的產生、反共義士來臺的數據統計等,並採訪全臺14位反共義士,包括已成家立業、服務軍旅的劉泉松;在榮家安享晚年的王何林;以及單身樂活、自由工作的呂海泉等人。他們戰後在臺灣的生命故事,以及退伍後為國家付出心力及貢獻的歷程,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胡光夏在記者會中,特別引用在韓戰指揮聯合國軍隊作戰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所說「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希望藉由《他鄉.故鄉—韓戰老兵在臺灣》口述歷史專書的出版,讓更多人了解當年韓戰老兵到臺灣,胼手胝足,將他鄉變成故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