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8 

寰宇安全

【戰略快評】烏「愛國者」攔下極音速飛彈 戳破俄「匕首」神話

◎舒孝煌

 烏俄戰爭開戰初期,俄羅斯以長程武器對烏克蘭的防空系統進行壓制;烏國舊式防空系統因機動性差,雖被俄成功突破,但在其他地區,一方面是防空系統快速轉移陣地,另一方面則是俄羅斯航太軍缺乏執行防空制壓任務必要的訓練與裝備,基本上俄軍未能全面壓制成功。烏克蘭的機動化防空系統,成功躲避了俄羅斯的第一擊,並恢復作戰能力。

 美國空軍將領表示,烏俄戰事爆發以來,大約有60架烏克蘭飛機及70架俄羅斯飛機被擊落,這是交戰雙方防空系統所獲得的戰果,使得大部分空域都淪為禁區,雙方飛機在戰場上都毫無作戰價值,特別是用於執行空中支援任務的飛機。

 由於俄羅斯未能取得制空權,戰機無法飛進戰區實施空中支援,雙方不得不調整戰術以執行支援任務,更加仰賴長程武器如「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打擊地面目標,戰機則退至對方防空系統的作戰範圍之外,並使用射程更遠的空射武器。因此提供戰機給烏克蘭可能無濟於事。

 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是結合西方與俄系舊裝備的大雜燴。其防空系統來自美、德、英等國提供的武器裝備,每一種系統都需要專門訓練。烏克蘭會決定如何部署這些防空武器以保衛領空,但部署不同類型的武器仍存在挑戰。

 現代化防空系統有助抵擋敵人的先進打擊武器。今年5月4日,一個防守基輔的愛國者飛彈系統,成功攔截1枚俄羅斯「匕首」(Kinzhal)極音速飛彈。這是由MiG-31戰機攜帶的空射彈道飛彈,號稱具5馬赫以上的極音速飛行能力,西方的防空系統很難攔截。

 接著在5月16日,俄對基輔發動飽和攻擊,目的在摧毀愛國者飛彈系統,俄軍用各種長程武器,包括無人機、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極音速飛彈,意圖壓制並摧毀烏克蘭防空系統。俄羅斯共發射27枚飛彈,其中包括6枚「匕首」飛彈、9枚由俄海軍部署在黑海船艦上發射的「口徑」(Kalibr)巡弋飛彈,以及3枚「伊斯坎德」(Iskander)飛彈。烏克蘭部署的愛國者系統也因攻擊而受損,但美方官員聲稱系統仍保持運作。

 愛國者飛彈系統在此次戰役的表現,連美方也感到驚訝。愛國者飛彈顯然具有應付飽和攻擊能力,同時此役也戳破「匕首」飛彈無敵的神話。極音速飛彈並非難以攔截,俄方或許過度炒作「匕首」飛彈威力。

 這次事件也說明,隨著各國不斷投資發展無人機、巡弋飛彈、彈道飛彈、極音速武器,建置有效的多層次飛彈防禦能力更加重要。防禦一方不能因為愛國者系統的能力而自滿,而應假設敵人會持續精進其攻擊武器,使其更難攔截。這也使得北約及西方國家需持續評估其以飛彈防禦系統,應付複雜威脅的戰略,並持續發展與部署先進的防禦系統。

(作者為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