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25 

國防焦點

【長青17號操演】實戰練兵鍛鑄戰力 守護國家安全

記者陳彥陵/特稿

 暌違6年,「長青操演」再度展開,此次將訓場拉到鄉里與道路之間,透過擬真的戰場環境,加上實兵、實裝演練,不僅磨練部隊戰術戰法實際應用外,更強化官兵戰鬥指揮與臨戰應變能力,證明國軍訓練絕非「紙上談兵」。

 隨著軍事科技演進,新型態戰爭模式已來臨,國際間無不致力發展無人飛行載具,以取代傳統偵察,尤其從「烏俄戰爭」亦可看出端倪,無人機大量運用在戰場偵蒐,甚至作為攻擊手段等,在在說明無人機作戰時代來臨。

 值得肯定的是,在此次操演中,兩軍皆使用單位建置的無人機進行空中偵察任務,且使用的「戰術型近程無人機」及「紅雀II型」無人機,皆為中科院近年研發成果,有效運用在作戰之中,不僅凸顯國軍訓練與時俱進,能肆應未來戰場局勢,更展現國防自主成果。

 另一觀察點,正所謂孫子兵法有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操演中配屬陸軍269旅的心戰分遣隊,亦運用「新式野戰喊話車」對敵執行喊話;亦可隨時透過無人機進行心戰傳單傳散任務,支援軍事作戰,瓦解敵人意志。

 其次,此次操演初期,各軍皆進行南北百公里戰術機動,而有別以往過去多以輪型車輛替代戰車機動的情境,這回戰車通通開上道路,進行跨縣市長距離、長時間的機動,亦是實際驗證國軍部隊機動作戰能力,同時也考驗著部隊後勤補保、油料支援的能力。

 事實上,鍛鑄堅實戰力沒有捷徑,在「處處皆戰場,時時做訓練」的戰訓思維下,國軍致力推動實戰化訓練模式,針對兵種特性及守備區域進行實兵演練,並結合科技戰和認知作戰,使戰場景況更為逼真,也唯有從嚴從難的扎實淬煉,方能打造固若磐石的防衛戰力,守護國安。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