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4 

副刊

【浮世集】夏日讀詩

◎鄒敦怜

 薰風襲人,夏日已至。最近遇到的朋友,都會相互感嘆著:「時間過得好快,夏天又到了!」許多人聯想到夏天,想到的可能是冷氣、冰品、水上活動……除了這些,我記得那些夏日背誦的詩,那是媽媽給我們的「私房課」。

 那時學校裡沒有專門的詩詞課程,但是擔任教職的媽媽,每到寒暑假,就會安排我們的詩詞作業。兩天背一首,寒假可以背誦十首,一個暑假差不多就得背三十首。媽媽的教室裡只有我和弟弟,通常是第一天說這首詩的故事,第二天晚上就會有十分鐘左右的「詩歌表演舞臺」。兩個演員、兩個觀眾兼評審,由於背錯了也有很多次「重來」的機會,小小年紀的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壓力和苦悶。

 媽媽教導時總會連帶著說一說我們曾有的活動。教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她說:「上次我們去大池玩耍,你和弟弟不是去採荷花……」,這怎麼可能忘了呢?我記得那時荷花池裡飛舞的蜻蜓,怎麼捉都捉不到,當牠們停住時,一隻隻彷彿精製的別針。我和弟弟還商量著:「作成標本,就可以當成禮物送給媽媽了!」

 當我們看到外頭稻田飛起一行白鷺,想到的是那首「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不過心中也泛起了遺憾:音樂課本上那首「小黃鸝鳥兒呀,你可曾知道嗎……」已經唱得很熟了,但我都還沒看過真正的黃鸝鳥兒呢!

 夏天總有蟬聲,蟬的合唱是愈唱愈起勁,頑皮的我們費盡千辛萬苦,想捉卻怎麼也捉不到,它們全都是隱身術大師。蟬不僅白天大聲哼唱,到了晚上牠們似乎和青蛙結盟,一唱一和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休息。這是背誦詩歌最好的背景音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我很喜歡這首詩的節奏感,像夏日雨點的敲擊。

 童年時是沒有冷氣的,家裡只有一台古老的大同電扇,電扇在屋子裡轉頭,我們為了能一直吹到風,也跟著轉呀轉。實在太熱時,我們還會去沖涼,一天好幾次,沖完穿著布料極少的背心,躺在冰涼的瓷磚地板上。這時背誦到李白的〈夏日山中〉,會產生惺惺相惜的感受:「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挂石壁,露頂灑松風。」一邊舔著媽媽製作的綠豆冰,一邊背著詩,對李白是同情極了!那時到底有多熱啊,他光著身子不怕別人看到嗎?就算沒人會看到,難道不怕蚊子咬嗎?

 夏日的背詩行動只有小學那幾年,但背下來的詩卻不時從記憶中跳出。最近到某個觀光花園參觀,我就立刻想到「水晶簾動微風豈,滿架薔薇一院香」的詩句。閉起眼睛、聳著鼻子,細細地聞著周圍的芬芳,讓香氣帶著我回到童年,回到那些背誦詩歌的炎炎夏日。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