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14 

國防焦點

【致敬典範】蕭曜友捨身救童 德風義行後人緬懷
 位於大溪中正公園的陸軍上士蕭曜友紀念碑,記錄了國軍愛民的感人故事。 (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楊喬琳/專題報導

 桃園市大溪區中正公園內有座陸軍上士蕭曜友紀念碑,記錄國軍愛民的感人故事。民國54年,蕭曜友為搶救桃園大圳滅頂女童,不幸因圳內水勢湍急,因而雙雙罹難,壯烈殉職;其英勇事蹟,令人為之動容,名雕刻家陳穎華特製作塑像,並將其德風義行的英勇救人事蹟撰文建碑,供後人緬懷憑弔。

 蕭曜友,民國13年生,河南省商城縣人,畢業於陸軍第二士官學校第2期,年少目睹日軍侵華,即投效軍旅,歷經抗戰與戡亂諸戰役,民國38年輾轉來臺後,任職於陸軍第3061浸染處理連;蕭曜友平時於連隊表現認真,勤奮積極,足堪為基層幹部之表率。

 民國54年3月25日上午10時,蕭曜友於桃園駐地工作之際,聞聽桃園大圳方向,有呼喊救命聲,乃不擇路徑,直奔大圳旁邊時,見一學童(王保莉,年13歲)落入急流,蕭曜友乃奮力躍入溪水中。在千鈞一髮之際,蕭曜友先以右手抓住飄來的學童,左手及兩腳盡力划水;未料溪水湍急無比,滾滾強勁的漩渦,將蕭上士及學童,瞬間沖入大圳的涵洞中。此涵洞長約4000餘公尺,為石門水庫灌溉系統,且適值農忙時期,水滿幾近洞頂;該浸染連連長緊急電繫桃園水利會,盡速停水營救,直至下午6時仍不幸肇生憾事。

 社會各界為萬分感念蕭曜友為搶救學童,以個人軀幹之身,點燃了大愛燈蕊。後由名雕刻家陳穎華製作塑像,並將蕭烈士德風義行之英勇救人事蹟,撰文建碑於現今桃園市大溪區中正公園內,供後人緬懷景仰。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