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心理健康日」,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亦會每年票選年度世界心理健康日主題。今年的主題「是時候優先考慮職場心理健康了」(It is time to Prioritize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關注在職者的心理健康,別具意義。為響應世界心理健康日,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每年會將10月訂為「心理健康月」,推動心理健康促進方案,提醒民眾「有心理健康才有真正的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
誠然,憂鬱和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在全球工作場所普遍存在,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兆美元。一般而言,每個人在職場工作的時間占比相當高,不健康的職場工作環境易導致員工感受到額外的壓力,影響工作表現和生活品質,更會產生身心健康問題、工作滿意度下降、離職率增加等,也可能因此造成家庭關係緊張等問題。
近年來,政府致力提升我國「經濟產業、社會安全網、民主自由體制、國防戰力」等四大韌性。其中的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又稱為心理彈性或是心理復原力,醫學上稱為克服創傷性傷害的能力,而護理、社會工作和心理學常將復原力定義為適應逆境或從逆境中反彈的能力。
就心理韌性而言,大多數的定義都基於兩個核心概念:逆境和積極適應。現代社會人際關係複雜,人們面對的困難與考驗大幅增加,亟需應對不同逆境的心理復原力,以因應壓力下的心理影響。現代人普遍認知,因為心理壓力尋找專業人士的支持與協助,完全不必有任何羞愧,因為那是調適自我、克服難關的最佳方式。目前國軍所推動的自殺防治三級處遇機制、國軍鏈結民間輔導資源相關方案、衛生福利部「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都是可以尋求幫助的管道。
美國於2001年發生911恐攻事件、卡崔娜颶風自然災害,隨後更開始參與反恐戰爭,也因此,其國內過去以研究兒童時期發展逆境為主的復原力研究,逐漸轉變為成人的復原力面向。隨著美軍退伍軍人自殺人數增加,2008年美國國會強烈要求採取措施以減少自殺人數。當時,美國軍方開始接受心理復原力的概念,並進行系列推動與訓練。
在相關的軍事文獻中,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包括:一、克服戰鬥負面影響所必需的內在力量;二、在不利情況下適應或改變的能力;三、在不利情況下尋找積極的意義;四、防止因創傷而發展為精神疾病的優勢;五、從逆境中反彈而不以「功能失調或有害的方式」行事;六、能夠在受到挑戰時茁壯成長,屈服而不折斷。在美國陸軍「綜合軍人與家庭健康計畫」中,會在專業軍事教育中傳授「韌性」,並作為下部隊後單位訓練的一部分,也會透過綜合評估測驗(The Global Assessment Test, GAT)進行個人匿名的自我報告調查。
美軍與賓州大學合作、特別為軍人開發的「韌性訓練計畫」(The Penn Resilience Program, PRP),則以認知行為療法及正向心理學領域的實證為基礎,成為美國陸軍綜合復原力課程(The U.S. Army Master Resilience Trainer course, MRT)。「準備就緒和復原力」(Ready &Resilient, R2)計畫,是美國陸軍近年來加強個人和單位個人準備和培養信任文化的戰略之一,為陸軍大家庭提供培訓和資源,期能增強復原力、彈性和優化績效,強化軍隊價值觀、信念和態度,並教育軍事團隊成員相互聯繫、相互照顧以及支持戰友的重要性。
為了完善訓練效能,美軍更在全球建立多處R2性能中心(R2 Performance Center),遍及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日本九州與沖繩、德國及義大利等地。由此可知,了解與軍人相關的心理復原力至關重要,軍事心理專業人員必須評估軍人經歷各訓練階段與任務派遣時期的心理復原力變化,並適時將有需要的軍人或眷屬,轉介到照護體系中。
復原力是個過程,須採用富有成效的行為、思想和行動,以應對逆境、適應變化並在新條件下茁壯成長,為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做好準備。國防部政治作戰局多年來已舉辦多場次的「全民國防教育」戰鬥營,透過活動訓練,提升青少年的體能、心理韌性以及全民國防意識,並結合國防專業與軍事特色,培養受訓學員了解戰場抗壓訓練及國防自主的重要性,引導青年學子體驗國防事務,建立全民國防信念,激發防衛意識,成效良好。
綜言之,提升心理復原力與強化韌性訓練,是個人心理健康的基礎,也是維繫家庭、社區、社會與國家的重要目標。全體官兵應透過自我覺察,了解其重要性,並進一步培養軍事復原力的核心能力與文化價值,樹立忠誠、責任、尊重、榮譽、正直、個人勇氣等氣質,成為社會中流砥柱與穩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