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0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健全防衛體系 守護國家人人有責
守護國家人人有責,唯有正視敵人軍事擴張的威脅挑戰,才能凝聚全民力量,建立更具韌性的社會防衛體系。圖為「2025童軍大露營」活動,青年學子體驗空軍IDF模擬機,深植全民國防理念。(本報資料照片)

◎張玲玲

 美國國防部去年12月下旬發布年度《中共軍力報告》,深入分析中共軍事發展現況與趨勢,涵蓋核武庫擴充、海空軍現代化與全球戰略布局等關鍵議題。當中,強調中共設定2027年完成共軍現代化目標,惟共軍內部腐敗問題嚴重,除可能拖累前述目標實現的進展,亦可判斷共軍紀律渙散、戰力羸弱。

 另一方面,中共國防預算已升至全球第二,此為支撐其快速推進核武力量與精密軍備的現代化計畫;並從針對武力犯臺的軍事部署、擴展至全球戰略布局。故中共軍力的擴張,不僅對臺海、甚至對亞太地區及全球安全格局形成重大威脅。

中共擴軍 衝擊全球安全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企圖實現2049年打造「世界一流」軍隊之目標,挹注龐大軍費在快速發展精密軍備上,尤積極全面提升戰略威懾能力。該報告指出,中共大幅擴充核武庫,係將尋求一支規模更大、更多樣化的核武力量,包括從低當量精確打擊飛彈、到百萬噸級洲際彈道飛彈系統,使其在提升階段中的每一個節點上,都能提供選項。截至去年中期,中共已擁有超過6百枚核彈頭,預計到2030年,核彈頭數量可超過1千枚。其中將部署在更高的戰備級別,並繼續擴充其核武力量至2035年,以確保在這一年達成共軍現代化建設「基本完成」目標。

 另中共可能將使用其新式「快中子增殖反應爐」(Fast breeder reactor)和再處理設施生產鈽,以用於核武計畫。中共持續提升核武的投射能力,包括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與戰略轟炸機的部署;其中,陸基核武力量主要由不同基地模式的洲際彈道飛彈組成,並輔以戰區範圍內的道路移動系統。再如中共目前擁有約400枚的洲際彈道飛彈,射程均可到達美國本土。

 同時,中共也致力於高超音速飛彈與精確導引武器的研發,以對抗美國及其盟國的飛彈防禦系統。此軍備的快速擴張,不僅改變區域安全平衡,也顯示北京試圖以軍事力量擴大其地緣政治影響力的野心。

 中共亦持續推動海軍與空軍現代化,打造具備跨區域作戰能力的軍事力量。尤其海軍艦艇數量已居世界首位,並積極發展航艦戰鬥群和遠洋投射能力,試圖在第一與第二島鏈外建立優勢。這正是其積極推動軍事現代化,目標在2049年建成具全球投射能力的「世界級軍隊」。顯見隨著中共軍事擴張,戰略目標已不再侷限於近海防禦,而是大力發展跨越第一島鏈的遠程作戰能力,試圖建立一支能在全球範圍內遂行任務的軍隊,此對印太地區及全球安全影響深遠。

 而共軍的現代化進程包括數個關鍵領域,第一是海軍力量的提升,中共海軍不僅擴增艦艇數量,還加速建造航艦與兩棲攻擊艦,以支援遠洋作戰與兩棲登陸行動。第二是強化空軍的遠程打擊能力,尤其是高性能隱形戰機與轟炸機的研製,這些裝備可進一步支援其全球打擊任務。第三是核武與極音速武器的布局,將為中共提供跨區域的戰略威懾力量,增強全球行動能力。

 跨越第一島鏈儼然已成為中共軍事行動的核心目標之一。報告亦指出,中共持續在南海強化軍事設施建設,並以此為基地支援遠洋行動;同時頻繁進行針對我國及美日同盟的軍事演習,意圖突破第一島鏈的封鎖。這些行動不僅威脅臺海與東海的區域穩定,也試圖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

武嚇不迭 軍演具針對性

 習近平掌權10多年來,持續整頓共軍內部的貪腐問題,堅決企圖建構一支強大軍隊。該報告也提及,共軍的訓練和演習已逐漸聚焦臺海軍事突發事件,同時強化「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共軍除已建立部署針對我國的大規模短程與中程彈道飛彈網絡,並多次在我國周邊進行高強度軍事演習。如去年的「聯合利劍-2024B」演習中,更首次在模擬攻臺行動中出動遼寧號航艦,意圖展現對我國可具有封控能力,限制美國及其盟友在臺海危機發生時的行動空間。而前述強調的核武擴張部分,即在遏制外部升級衝突的可能,並提升在臺海衝突中的戰略威懾效果。

 其次,中共透過自給自足的國防工業支撐其軍事現代化,迅速擴充海、陸、空三軍裝備,以降低對外技術依賴,進一步強化軍事實力。如其具備生產各種海軍戰艦的硬體及系統能力,面對所有造船需求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美國空軍部長肯達爾去年9月就指出,中共軍演的規模愈趨大型化、精密化,是專為入侵、封鎖臺灣而準備。故中共的所有軍事措舉,對我國已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足見其軍事現代化進程與武力準備正逐步完成,為未來臺海局勢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強化國防 納入全民參與

 中共軍力擴張及其全球性軍事野心,不僅對我國構成安全威脅,也衝擊現有國際安全秩序。為應對其形成的軍事壓力與臺海日益緊張局勢,我國在戰略層面,須建構前瞻的國防策略及靈活多樣化的應對方案;在軍事層面則須持續提升國軍精實戰力與防衛動員能力,以應對日益升級的安全挑戰。

 正如總統賴清德在今年元旦演說中所強調:「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臺灣必須要居安思危,繼續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故我國除須強化國防現代化建設與自主能力外,同時也須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維護區域的和平與穩定。更重要的是,每位國民都必須深刻了解守護國家人人有責,正視敵人軍力擴張與軍事威脅的挑戰,凝聚力量,建立更具韌性的社會防衛體系,確保國家的民主和安全。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候選人)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