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馬偕醫院上月遭勒索軟體攻擊,有駭客28日在網路論壇宣稱販售該醫院1660萬筆個資,檢調展開調查。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今(9)日提醒民眾,慎防「解除分期付款、假檢警、猜猜我是誰」等三類詐騙手法,可以透過包括「設定高強度密碼、定期更換密碼」等方式,保護個資安全。
刑事局指出,醫療、金融、購物等網路系統,一旦遭駭客攻擊,可能導致大量個資流入詐騙集團,增加民眾被騙風險,一旦個資大量外洩,民眾應更小心。尤其,詐團要是取得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號碼、消費紀錄、銀行帳戶等資料,可能假冒電商等業者誆稱「誤設分期付款、假冒檢警稱涉及刑案或假冒親友借錢」等話術。提醒民眾,勿依指示轉帳或面交現金,應向相關業者、檢警機關或親友查證。
刑事局表示,保護個資安全,包括「設定高強度密碼」,至少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與特殊符號,避免使用生日、電話號碼等易被猜測的資訊;「定期更換密碼」,不同平臺使用不同密碼,避免因單一帳號被盜而影響其他帳號;「警惕釣魚網站」,不點擊來路不明網路連結或附件。
同時,「養成查證習慣」,接到要求提供個資或帳號密碼的訊息,向官方管道查證;「啟用雙重驗證」,開啟各種網路服務的雙重驗證,如簡訊驗證、驗證碼App;「小心個人資訊的公開範圍」,在社群媒體避免公開分享個資,如住址、電話號碼、身分證字號等。
另外,「調整隱私設定」,限制個人資訊可見範圍;「定期檢查帳戶與裝置安全」,檢查有無異常登入或交易紀錄,如發現可疑活動,立即更改密碼並通知相關機構;「謹慎下載與安裝應用程式」,僅從官方應用商店下載軟體,避免安裝來路不明應用程式,以防惡意軟體竊取個資;「提高警覺隨時保持資訊安全意識」,多關注政府與警方發布詐騙防範資訊,提高對最新詐騙手法警惕性;若發現可疑網站、假冒官方訊息或個資外洩,立即通報相關單位或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