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05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強化防護韌性 拒止灰色地帶威脅
 為避免中共利用各種灰色地帶手段測試我國網路及電網韌性情事發生,政府持恆建立有效備援系統,以支援軍事作戰並支撐基礎建設防護韌性。圖為國內海纜分布及登陸站。(製圖:歐佳萍;地圖來源:TeleGeography、Mapbox)

◎侯信田

 總統賴清德繼3月針對臺海區域安全情勢,召開國家安全高層會議,因應中共「兩會」落幕後,對我國新型態之文攻武嚇手段,包含滲透、間諜等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決議推展17項因應策略;再於5月發表執政週年談話,強調將整合各部會力量,團結國人抵抗分化,保護我們所珍視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期能持續提升臺灣的整體安全。

 綜觀中共近年在臺海侵擾行徑不僅詭譎多變,其手段亦更為細膩,一方面以軍事武力,企圖對我國人之自由聲浪進行施壓威懾;另一方面又施以小惠及利誘方式,拉攏我國民眾前往其中國大陸就業發展,試圖以兩手策略分化國人向心力,最終藉此從中獲得政治利益。

誤導認知 遊走法規邊緣

 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灰色地帶威脅」概念,在國際關係中的「和」與「戰」、「黑」與「白」之間,所存在的「灰色地帶」威脅,其特性是透過遊走國際法邊緣,以躲避他國制裁及譴責。

 溯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俄羅斯即是對烏克蘭製造多種形式之「灰色地帶威脅」,而後從中得利,其中包含切斷烏國本土與克里米亞半島之間的通訊電纜,或是派遣俄軍士兵假扮平民,滲透軍事基地,以及對烏國人民放送錯假訊息等手段,達成烏國內部心理嚴重不安且認知錯誤,進而使其政府與人民之間產生對立。

 然而,對一個國家的國防事務而言,「灰色地帶威脅」影響最大的就是陷入情報判斷及應對困難的窘境,甚至造成國家資源不斷遭削弱。以臺海安全為例,近年,中共各種軍機、艦頻繁進入我國防空識別區,以軍演為由進行「繞臺」等戰術行動,正是名副其實的「灰色地帶威脅」,此舉除帶有相當挑釁意味外,更是直接衝擊東亞、印太地區的區域安全。

 除此,據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報導,觀察評析中共當前在亞洲各地採取「灰色地帶威脅」的強軍戰略,包含「軍機偵察」、「海警船演習」或「悄悄興建新的平民定居點」等,其目標範圍更擴及臺灣海峽、南海甚至喜馬拉雅山脈,藉此加強其區域影響力。此擴張行徑亦警示國際社會應多關注中共,避免國家利益與安全因此受損。

破壞海纜 影響民生運作

 去年5月,北歐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爆發海底電纜遭蓄意切斷事件,使得該國國家通訊近一週受極大影響,經調查兇手極可能是陸籍船隻所致,因此,愛沙尼亞向中共提出告訴,惟經6個月等待,中共外交部均未正面回復;另至同年12月,芬蘭與愛沙尼亞之間的「Estlink-2」海底電纜於25日又發生故障,雖然愛沙尼亞表示民生設施並未受太大影響,但經芬蘭方面調查,兇嫌目標包括陸籍貨櫃船「新新天2號」和懸掛庫克群島國旗的油輪「Eagle S」,這2艘船在事故發生時都在附近海域。

 海底通訊電纜,是以絕緣材料包裹導線並鋪設於海底,可傳輸地區或國家間電信需求及電力,因此當電纜被中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生設施將無法正常運作,更嚴重情形甚至會直接威脅國家安全。

 然審視臺海情勢,先前連二接三發生臺灣本島與外離島間的海底電纜遭切斷事件,且發現犯嫌極可能是中國籍船隻,包含澎湖七美島、臺灣與連江縣馬祖列島間的通訊電纜等,均遭人為截斷,其中尤以澎湖縣七美鄉的影響最為嚴重,包含民眾日常生活消費、電子支付及醫療數據無法傳輸,而馬祖地區則多次發生通訊中斷情形,最具嫌疑的對象為中國籍船隻,雖然該船負責人表示是不慎所為,但以國安角度來看待,我國海域的海底電纜接連遭中國籍船隻破壞,使民生機制與軍隊通訊無法正常運作,此舉毫無疑問等同於「灰色地帶威脅」,也是我國安單位應處的考驗。

空飄氣球 挑動區域緊張

 2023年初,美國東海岸屬領空範圍發現不明空飄氣球,經認定是中共製造且具監偵功能之「間諜氣球」,基於國家安全考量,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即下令派遣美空軍F-22戰機,以空對空飛彈予以擊落,最終該氣球墜落於卡羅來納海岸約6海里處,中共的荒誕行為,引起當時國際社會關注及譴責。

 然而,中共不只針對美國領土施放偵察氣球,去年1月,正是我國總統大選前夕,中共也開始在臺海持續施放空飄氣球,其路徑不但越過臺灣海峽中線,甚至飛越我國領空,跨過中央山脈後進入太平洋。據我國國防部資料顯示,中共所施放空飄氣球,其飛行高度平均約在1萬5千呎至1萬8千呎,經研判該氣球目的應屬氣象探測,而一般國內航線及軍用行政飛機高度則約在1萬8千呎至2萬5千呎左右。中共隨意在我國領空施放空飄氣球,實屬非常危險、魯莽的行徑,雖目前國安單位情資顯示所施放的是氣象探測氣球,但也不完全排除其蒐集情資可提供共軍軍事入侵所用,包含飛航、射擊參數等。

 對於中共此等行徑,我國政府雖多次公開表示抗議,但也未見有任何改善,今年起,更是以軍機擾臺併同施放空飄氣球方式,甚至曾在一日內施放超過11顆空飄氣球,此舉已挑動整體區域安全。

提高警覺 打造安全防線

 兵法:「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縱觀近年來,中共在臺海行徑詭變多端,且為避免國際譴責其行徑,所採取之手段多遊走灰色地帶,不僅意圖藉此削弱國軍部隊的戰備意志,更使國人日常生活產生極大壓力。

 就地緣戰略方面而言,我國位居東亞重要樞紐,在國際海空航運方面占相當重要地位,更是印太地區區域安全定錨;在海底通訊電纜方面,我國亦是區域重要節點,纜線連接太平洋、印度洋,直到歐洲,影響面向包含經濟出入口、金融與醫療數據等。因此,蓄意破壞海底電纜事件者,我國應更加重視並謹慎應對,以遏止意圖不軌之行為者。

 俗諺:「以小事大以智。」國人須多關注國防安全事務,認清敵所製造威脅與影響,並提高警覺。誠如賴總統所強調,面對日益嚴峻的威脅,政府會全力確保國家主權不受侵害,期盼全民團結抵抗分化。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