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18 

社論

【社論】實戰化淬鍊聯戰能量 強化防衛拒止威脅

 「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將於7月間展開,國軍「天雷操演」先於日前實施,旨在驗證部隊火砲射擊訓練成效。因應中共對我安全威脅日益嚴峻,三軍部隊已是充分準備,而依預想戰場景況,以實戰化條件磨練官兵作戰技能,正是奠定強大聯合戰力,有效嚇阻敵人之基礎;藉由實彈射擊訓練,檢驗指揮程序、武器操作、裝備妥善,更是確保戰力發揮不可或缺之環節。

 國軍第4作戰區114年度「天雷操演」重砲保養射擊,上週於屏東楓港地區實施。陸軍43砲指部與花防部混砲營,先後進行檢驗射擊、同時彈著及高射界射擊3項課目,參演官兵以精熟之技能,結合「射指、測量、觀測、通信、砲操」組合默契,逐一完成從單砲射擊至所有火砲同時彈著之課目,展現勤訓精練成果。

 事實上,聯合戰力能否有效發揮,來自基礎訓練的點滴累積。在媒體攝影機將精準命中目標瞬間影片傳播至國人目光之前,每位參演官兵已歷經基本操作訓練、駐地成效驗收、專精管道訓練和基地訓練等不同層級訓練,人人皆逐步通過機械訓練、專長合格簽證、組合訓練,才能執行實彈射擊。過程中,除了火砲操作人員的勤訓苦練,後勤人員亦須配合訓練時程,先期完成火砲保修檢查、彈藥檢查等繁瑣工作,方可呈現精準命中目標的最終成果。

 近年來,國軍積極推動組織變革,俾利提升聯合作戰能力,不僅增加各式武器彈藥射擊頻率與數量,亦針對敵情威脅變化,將各種可能戰場景況融入實彈射擊訓練過程。從駐地實戰化射擊訓練、基地火砲射擊、重砲保養射擊,到各類精準彈藥射擊,均採取嚴格要求標準,檢驗每位官兵的專業專長能力;並依敵可能反制作為,快速進行準備、射擊與陣地變換,以利提高戰場存活率,發揮所望火力效果。透過每一次的實彈射擊磨練,不僅可提高個人專業職能,更能強化超敵勝敵的信心。

 為使戰略、戰術、戰技及技術充分結合,國防部與三軍司令部前瞻敵情威脅變化,係依據漢光演習及各項聯合軍兵種演習所獲經驗教訓,規劃年度各項演訓課目。從高階幹部圖上兵推、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精準彈藥射擊,及至漢光演習實兵演練,均以脈絡一貫方式,形成相互指導與支持之效果。年度各項演訓課目中所獲經驗教訓或窒礙問題,亦納入後續類似演訓精進;有關戰力整備等相關議題,則由軍種與國防部列為後續兵力整建作為。

 近年來,三軍部隊陸續接裝多項新式武器裝備,包含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M1A2T戰車、拖式2B與標槍反裝甲飛彈等。接裝單位除積極展開國內擴訓,加速成軍時間,也陸續進行各項訓練課程,其中,新式反裝甲飛彈及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已先後完成實彈射擊。接裝階段所實施之實彈射擊訓練,不僅在於磨練官兵基本戰力,更要發掘新式武器本身是否存在問題,俾於武器裝備保固期限內,汲取美方技協與技代經驗,盡快解決各項問題,以確保新興戰力如期組建。

 在新興兵力成軍過程中,另一項重要課題,是將新舊武器系統進行最佳搭配,同時依據整體防衛作戰需求,發展配套戰術戰法與訓練作為。據此,近2年之漢光演習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先後將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及各項近期成軍部署的武器裝備,納入推演,藉由推演過程,了解新興戰力與既有系統如何發揮長短相輔效果,並納入後續接裝訓練戰鬥、戰術教練及實彈射擊課目,進行驗證。

 此外,國軍未來已規劃籌獲各式無人系統,進一步強化防衛作戰能力。借鑑烏俄及以哈戰爭之經驗,無人系統不僅可發揮以弱擊強之不對稱戰力,藉由各種創意戰術及行動,甚至可創造出人意表之驚人戰果。近期,烏克蘭將隱匿無人機暗藏於貨櫃中,深入敵境,摧毀大批俄軍主力戰機,以及以色列採取類似戰術,痛擊伊朗境內之案例,殊值國軍參考與效法。國軍無人系統仍屬初期運用階段,未來將廣泛參酌各國實戰經驗與最新發展,以爭取後發先至優勢。

 「求真、求實為訓練之真諦」,隨著人工智慧科技快速發展,不論有人或無人武器系統,都將面臨有效應用壽命縮短之考驗,國軍除積極強化各項訓練貼近「實戰化」外,亦須掌握各項科技發展趨勢,前瞻預判其對整體防衛作戰之影響,及早規劃並加速引進各項新興戰力;同時彈性調整建案、武獲與後勤作業程序,適應武器裝備更新迭代之快速變化,確保聯合戰力之完整,以強化防衛能力,拒止敵之威脅。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