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22 

生活

圓山畫會35週年聯展 50幅油彩盡顯魅力
國立中正紀念堂《中華圓山畫會35週年聯展》今(22)日登場。(記者黃朝琴攝)
圓山畫會35週年聯展 50幅油彩盡顯魅力1
圓山畫會35週年聯展 50幅油彩盡顯魅力2
圓山畫會35週年聯展 50幅油彩盡顯魅力3
圓山畫會35週年聯展 50幅油彩盡顯魅力4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立中正紀念堂《中華圓山畫會35週年聯展》今(22)日登場,50件畫作異彩紛呈,主題從風景與靜物,乃至人物與動物,表現手法從寫實、印象到抽象,多樣性的作品風格,穿越藝術時光,從山海壯景到歷史街區,從俯瞰遠城到幽谷清流,展現筆觸的細膩與想像,觀眾可欣賞融合技術與美感、理論與創意並重作品,飽覽油畫魅力。

 中正紀念堂表示,這次聯展無論是細膩的風景寫生、深刻的人物刻畫,還是富有想像的抽象表現,每一幅作品都洋溢著熱情與心血,讓觀者能感受作品所蘊藏的深邃情感與豐富想像,以及獨特故事。

 這次有多幅遊歷寫生的作品,描摹風土自然,有的採寫實主義,有的兼具寫實與抒情意象組合的寫意創作,也有理性感性交替的抽象表現,透過油彩與麻布創作,從小鎮老街到夕陽餘暉,從山之巔到海之涯,各地風景映入眼簾,追求畫境的美感與生命力。

  畫會理事長李萬秋作品《遠眺雞籠山》,帶領觀者穿越層層疊翠的山勢與拍打礁岩的海浪,畫面中的山海交織呈現出自然天光的絢爛變化,讓人彷彿置身於那片壯麗景致之中。

 賴淑梅《北埔老街》則以寫實手法描繪具有歷史底蘊的老街建築,紅磚與土磚交織出的質感,透過光影的變幻,營造出一種和諧又充滿懷舊氛圍的美感。

 潘蓬彬的《鳶山大鐘》則選擇了俯視視角,將三峽鳶山與遠處的城鎮景致逐一呈現,畫面中,老鷹盤旋於山間,與地理特徵呼應,更增添整幅作品的生動與張力。

 劉雨淳《幽靜》以細膩筆觸捕捉密林中的一瀑清流,將動靜對比展現得淋漓盡致,帶領觀者走進一片靜謐且充滿深遠意境的幽谷。

 中華圓山畫會早年由郭道正教授創立,今年滿35週年,會員均是專職畫家,多為熟年之輩,浸淫油畫創作少則有十數年,多則三、五十年,歷經人事更迭、組織改造,在巨變藝術洪流裡,一直保有著創會的初心,展現持續創作韌性,承載著藝術家應該保有的姿態。

 中華圓山畫會是一個喜歡油畫寫生的團體,沿襲巴比松派以室外景物為摹寫的對象,在技巧與觀念融入後期印象派對色彩的研究與主張,以崇尚自然寫實主義的風格,效法巴比松畫家們戶外寫生的精神為主軸,形式遵循傳統繪畫風格,筆觸與用色卻有與時俱進的新意。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