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07

吾愛吾家

老後不比較 自在就好

文/邱詩琁

 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和發達,似乎大幅增加了「比較」的機會。以前是逢年過節親友相聚時、同學會上老同學重逢時、出門遇到鄉里鄰居時,問候、交談間難免會出現比較的氛圍和意識,從自身的比較,一路延伸到孩子甚至是孫兒輩,人比人,比不完。

 健康參與社群

 人手一機的現在,滑手機、看臉書、看LINE群訊息,隨時可以看到親朋好友的最新動態、貼文訊息。這個月去了哪個國家遊玩,現在正在哪裡吃大餐;或是分享兒孫的重要好消息,看著這些訊息時,你發現自己的心情有何波動嗎?

 「比較」其實是一種很自然的心態,在心理學上,也是一種自我認識的方式。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社會比較」理論,指人們會藉由與他人比較,來評估自己的態度、能力及特質,並且更認識自己。

 「社會比較」理論中,如果對方比我們弱勢,稱為「向下比較」;若對方比我們優秀,則稱為「向上比較」。向下比較,會讓人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優秀,因此而感到自信,但可能會對他人產生輕蔑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讓自己變得驕傲自大。

 反之,向上比較,會讓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因而顯得謙虛,進而追求進步;但也可能讓人沒自信,產生自卑、忌妒的心態,甚至怨天尤人等。向上比較、向下比較各有利弊,其實端看自己如何「想」。

 從社群媒體上,很容易得知別人的消息,甚至是未曾接觸過或鮮少碰面的對象,即使是網紅、藝人、YouTuber或IG上追蹤的帳號,我們都有可能把自己和他們相比較。但我們是否察覺到自己傾向於向上還是向下比較呢?感受到自己較常感覺不滿足,還是時常忍不住自得意滿?

 無論是哪種心情,我們可以先建立更「健康」的社群媒體觀看和參與心態:

★人們傾向報喜不報憂,不妨也為他人開心和祝福。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別管他人是不是曬恩愛,自己的感受自己最清楚。

★社群媒體就是公開的日記和分享,想寫、不想寫;愛看、不愛看,自己決定。

★如果發現自己的心情、心態常會因此變得負面,不妨減少瀏覽的時間。

 自在創造無與倫比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從「比較」的心情中更認識自我的渴望,作為未來生活的目標和方向。如果看到親友的分享,感受到欣羨的心情,那可能是暗示自己也想如此。朋友挑戰一人自助旅行,覺得好佩服,也許你也想這麼做;朋友真是綠手指,種花、種菜都難不倒他,你可以試試看,也許你也是綠手指;朋友開畫展、參加音樂、舞蹈發表會,真是多才多藝,既然朋友是退休後才學習圓夢,你現在開始也不晚。而且更棒的是,眼前就有現成的友人可詢問和傳授經驗,讓羨慕化作行動力,成為非常正向的「比較」。

 又是老話一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不要輸在起跑點)。人從出生落地,似乎就注定了要參與人生這場競賽和比較,從比發育、比成績功課,到出社會後比功名利祿。退休後或是所謂的第二、第三人生,也許可視為人生的轉折點,「和他人比較」的終點。從此之後,我們只和自己比,比健康、比體力、比活力、比滿足、比充實、比快樂,比幸福,如何讓今天比昨天更快樂,今年比去年更有活力……,放輕鬆!自在就好。

電子書訂閱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讀書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新網址(1120914...)

(http://reading.udn.com/store/store/store_search.do?k=%E5%90%BE%E6%84%9B%E5%90%BE%E5%AE%B6)

◎pubu(網址:https://www.pubu.com.tw/magazine/382199)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