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29 

軍視界

缺明確戰略方針 「來印度製造」陷瓶頸
 印度國防本土化陷瓶頸,主因在於缺乏整體發展戰略方針,大量資源投入如「阿瓊」戰車等華而不實的計畫。 (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缺明確戰略方針 「來印度製造」陷瓶頸1
缺明確戰略方針 「來印度製造」陷瓶頸2

編譯施欣妤/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印度總理莫迪全力提倡國防工業「來印度製造」,但印度直到今年,依舊是全球第2大武器進口國。美國軍聞網站「Real Clear Defense」24日專文分析,印度國防無法擺脫進口,主因在於莫迪政府與高層決策者,缺乏明確戰略方針與前瞻性規劃,導致國防研發成本不斷上升,卻未強化本土戰力。

 印度8月宣布,將限制步槍、運輸機等共101項各式武器進口,並公布新國防採購計畫,企圖擺脫對進口武器的依賴,達成國防工業「來印度製造」、強化國防自主的目標。

 不過該篇分析認為,由於印度欠缺國防自主戰略,加上政府多年來進行太多「野心勃勃卻又無法達成」的計畫,變成國防研發預算中的「白象」(即又貴又毫無用處的物品)。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印度1974年的「阿瓊主力戰車」(Arjun)計畫,花了超過20年時間與數千萬美元研發,但品質不佳、可靠性差,多次改良才勉強過關,服役至今妥善率低於25%,也讓印度陸軍寧願選擇俄製T-90為主力。

 分析認為,與其持續投資這些無法提供部隊優勢、華而不實的自製裝備,不如將這些預算用於提升彈藥庫存、單兵個人裝備與防護武器,才能有效提升印度軍隊戰力,且透過調整產業體質,從根本上強化國防自主性,進一步達成「來印度製造」目標。至於戰車、先進戰機等裝備,則應在全面檢視整體國防計畫後,「該進口就進口」。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