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4 

國防焦點

【國軍忠勇故事】「我死則國生」 王生明壯烈成仁留典範
一江地區司令王生明將軍。 (一江山戰役協會提供)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儘管時代、環境快速變遷,但國軍執干戈以衛社稷的決心不曾改變,回顧國家存亡危急時刻,有賴先烈先賢前仆後繼、犧牲寶貴性命,守護百姓及同胞安全的事蹟仍歷歷在目。基此,即日起透過「國軍忠勇故事」系列報導,彰顯國軍「愛百姓、不怕死」的信念,實為軍人志節與武德修養的最高表現。 (編按)

記者蕭佳宜/專題報導

 「敵人距離只有50公尺,我還留了最後一顆給自己的手榴彈。」王生明將軍在一江山戰役中,與共軍戰至最後,並引爆手中手榴彈,用生命守護一江山。此役,震驚國內外,不僅激起全國民心士氣,更讓國際看見我國捍衛民主的決心,進而改寫兩岸局勢,為臺海和平奠定基礎。

 一江山戰役 體現忠貞志節

 一江山戰役是「我死則國生」的最佳體現,當時千餘名守軍死守一江山陣地,血戰3晝夜,駐島官兵不畏兵力懸殊差距,選擇用生命捍衛疆土,一江地區司令王生明將軍更壯烈殉職,愛國情懷、英勇犧牲的精神,表現出中華民國軍人「保衛國家、保護人民、守護國土」的神聖使命。

 王生明將軍殉國後,政府感念他戍守前線英勇,除追晉為少將軍階外,也將所有將士入祀忠烈祠,以表彰其具忠貞志節的偉大功績。臺灣也在先烈的犧牲奉獻下,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這段具有歷史意義的關鍵性戰役,影響我國近代戰爭史的改變甚鉅,當時一江山上的守軍官兵,無論海、空及陸上兵力皆處於劣勢,但全島將士在王生明將軍帶領下誓死守土,不但鼓舞全國民心士氣,同時也讓國際正視國軍能戰敢戰、為捍衛自由民主的決心,進而促成《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署,改寫兩岸局勢,奠定我國的安定與興盛繁榮契機。

 時至今日,中共從未停止對我威脅,但國軍官兵未曾妥協,每日仍兢兢業業持續強化戰備,展現「同島一命」,守護國家安全的意志。

(系列一)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