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17 

武備巡禮

【武備巡禮】掌控空中電磁優勢 EA-18G咆哮者電戰機
EA-18G咆哮者(Growler)電戰機是由同為波音公司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雙座型的F/A-18F發展而來。(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武備巡禮】掌控空中電磁優勢  EA-18G咆哮者電戰機1
【武備巡禮】掌控空中電磁優勢  EA-18G咆哮者電戰機2
【武備巡禮】掌控空中電磁優勢  EA-18G咆哮者電戰機3
【武備巡禮】掌控空中電磁優勢  EA-18G咆哮者電戰機4

 現代聯合作戰以掌握戰區電磁頻譜與制電磁權為優先,海軍艦載機在多功能化的發展規律下,以既有機種研改成電戰機,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共同趨勢,以期配合艦載機聯隊的遠航「前沿部署」,與跨軍種聯合演訓為實用化目標,搭配新一代電戰莢艙,達成戰區電磁優勢作戰。

  EA-18G咆哮者(Growler)電戰機是由同為波音公司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雙座型的F/A-18F發展而來,取代服役長達30年的EA-6B「徘徊者」電戰機。EA-18G咆哮者是全球最優秀的電戰機之一,甚至曾在模擬對抗演習中,使最先進的匿蹤戰機F-22受到嚴重干擾,完全無法執行任務。

為機隊提供電戰護航與干擾

  2001年11月波音公司即已成功完成代號F-1的F/A-18F搭載ALQ-99電戰莢艙構型進行試飛。2003年12月,美國海軍確定EA-18G採購合約,提出90架的訂單。 第1架測試用EA-18G於2004年10月進入量產階段,代號為EA-1;第2架代號EA-2機載電戰測試,用於同年11月10日首飛,2架原型機交由海軍第23試飛中隊,2009年正式加入美國海軍。 2011年波音公司與五角大廈達成協議,4年內增購66架A-18E/F和58架EA-18G,EA-18G機隊總數提高到148架。 

 EA-18G的飛行性能與F/A-18E/F相似,主要任務為機隊的伴飛,護航電戰干擾,以及傳統的距外干擾,對超音速電戰突防與干擾,比EA-6B更有效。EA-18G將能伴隨F/A-18系列機隊,遂行任何階段攻擊任務。為讓EA-18G具備更穩定的電戰任務飛行,波音公司修改機翼的前緣邊條與摺疊機翼的機構,還增加機翼翼面隔板與副翼裝置。

 EA-18G與F/A-18E/F「超級大黃蜂」有高達90%的共通性,包括共用機身結構、配備雷神公司研製的AN/APG-79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以及AN/AYK-22的機載武器管理系統,大多數機載電戰裝備都裝設在原本20公厘機砲的空間與兩翼端的莢艙內。機翼下其餘9個武器掛載點,仍可搭載其他的武器與干擾莢艙。在兩翼端增設的AN/ALQ-218V(2)寬頻接收器,與ALQ-99高/低頻戰術干擾莢艙,為基本電戰配備。AN/ALQ-218V(2)與ALQ-99的混合運用,可創造全頻譜的電戰套件功能,可偵測與干擾目前所知的各種防空系統,但目前所用的莢艙尚不足以因應所有緊急電戰威脅,美國海軍已展開研良計畫。

推動新一代電子干擾莢艙計畫

  EA-18G最多能搭載5具ALQ-99干擾莢艙,還能加掛2枚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或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等空用武器。此外,EA-18G還可利用「干擾取消系統」,讓僚機通聯聲訊在對敵通信干擾時不致中斷,這是之前EA-6B所無法完成。為能滿足雷達警示與對敵干擾,EA-18G增設1具通信接收器與干擾系統,對敵方進行機載通聯的電磁壓制與電戰攻擊。波音也將ALQ-99整合到機載的AESA雷達功能內,減低EA-18G的最大飛行速度,藉以分擔2名機組員的高工作量。

 美國海軍推動「新一代電子干擾莢艙」計畫(Next Generation Jammer,NGJ),以取代舊型的ALQ-99戰術電子干擾莢艙。NGJ依照頻段分成高、中、低3組,中頻段由雷神公司負責,於2016年簽約;低頻段目前由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和L-3通信公司競爭,高頻段則尚未公布細節。波音也在考慮增設機載武裝,取代衛星通信接收器。EA-18G使用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技術,以便於集中干擾能量對應所需,NGJ將強化艦隊電戰能力,維持頻譜優勢,抵禦當前和未來的威脅。目前,NGJ也已運用於F-35戰機。據波音公司稱,3架EA-18G共同組成的電戰網路,能同時產生對目標無線電頻率源軌跡的即時描繪。波音公司也在尋找輕量化構型的EA-18G外銷機會,不附帶干擾莢艙卻可遂行電戰干擾的構型。

參與實戰任務證明性能優異

 第一架撥交海軍的EA-18G,於2009年初配屬懷德北海航站的第129電戰機中隊(VAQ-129,代號「維京人」);同年美國海軍計畫購置85架,分配給11個航艦的電戰機中隊。

 EA-18G的作戰測評在翌年7月底完成,美國海軍相當肯定EA-18G的作戰效果與適用性。同時,第129和第132電戰中隊的EA-18G,分別完成各自首次在杜魯門號航艦(CVN-75)的艦上起降作業。至於第一個實戰化部署的第132電戰機中隊(VAQ-132,代號「蠍」),於10月完成戰備,並於2011年2月起擔任實戰任務。

  在任務中,EA-18G的無線電呼號於飛行時會被刻意地稱為「灰熊」,因為「咆哮者」的綽號乍聽之下,與EA-6B「徘徊者」有幾分相似,所以「灰熊」能避免混淆。在EB-52H大型遠距電戰干擾機退役之後,EA-18G成為美國海軍現役唯一戰術電子干擾機。同時,美國空軍認為,選派適任的電戰官到海軍參加EA-18G的飛行訓練,可不增加預算購買額外的電戰機,2011年5月,就有48名「咆哮者機隊軍官班」的空軍軍官,獲派至美國海軍參與戰機任務訓練。

 2011年EA-18G出動第一次實戰任務「奧德塞黎明行動」,對利比亞展開作戰任務,為聯軍機隊飛越利比亞的禁航區,提供電戰防禦與干擾,當時有5架部署在伊拉克的EA-18G飛赴戰區支援,有效干擾利比亞政府軍發射的防空飛彈。

澳空軍大幅採購、研改EA-18G

 2008年,澳洲政府獲得美國聯邦出口許可,採購6架EA-18G,加上之前採購的24架F/A-18F「超級大黃蜂」機隊,2009年2月,澳洲國防部宣布,向美採購的24架F/A-18F的半數,將在組裝線上研改成EA-18G規格,此舉將額外增加3500萬澳幣預算,最後在2012年3月公布的研改經費達3億澳幣。2012年8月,澳洲政府又宣布,12架空軍的「超級大黃蜂」機隊研改成EA-18G,需要15億澳幣,這讓澳洲成為美國之外唯一使用EA-18G電戰干擾莢艙的國家。2013年5月,澳洲再宣布,將採購全新的12架EA-18G,補強現役的「超級大黃蜂」機隊,澳洲空軍第6中隊將成為這個電戰機的使用單位。

  近年美國律定重返亞太政策,因應中共武力擴張,2020年11月2日EA-18G咆哮者出現於日本三澤空軍基地,這是美軍首次在日本部署EA-18G,助益於亞太地區海空攻防力量。

  EA-18G 不僅具有電子干擾的軟殺能力,也具備全方位壓制敵方防空砲火(SEAD)的致命能力,這項能力使得其他附有SEAD功能的戰機,可移轉至其他任務上,美國海軍每艘航艦擁有的50架F/A-18E/F與EA-18G組成的攻擊機群,將大幅提升海軍攻擊武器系統整體效能。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