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05 

副刊

【墨田拾穗】克己不動心

◎豐饒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公孫丑問孟子:「夫子加齊之卿,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孟子.公孫丑》

 孔子和孟子都是了不起的教育家,都是主張以「仁義」立身處世治國的儒者。這兩位偉人都在四十歲時,有了新的人生見解,孔子「不惑」,孟子「不動心」。孔孟兩聖人的見解影響後世學者深遠,但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孔孟為何都把「四十歲」立為人生的轉折點?

 先看孔子的「十有五志於學」;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孔子「十五歲才去讀書」,而是孔子十五歲時,就立志要在「研究學問」這件事上堅持到底。三十歲的時候更清楚自己的志向,四十歲時,對「追求學問」信心堅定,不因外界環境變遷而改變或動搖自己的意志。

 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老師您如果當上齊國的宰相,有機會推行王道,乃至您從此成就霸業和王業都是可預見的。責任如此重大,您會不會因為恐懼焦慮而動搖心志呢?」孟子說:「不會,我四十歲就不動心了。」孔子四十而不惑;不惑即是不動心。一般人在面對各種誘惑時,內心一定會有所掙扎。心理素質脆弱的人,在遇到誘惑時,往往選擇向誘惑妥協,甚至降低自己的道德修為。所以孔子說「四十不惑」,是因為四十歲時,人已有「克己」的定力,面對誘惑能分辨何者當為,何者不可為。

 孟子的「四十不動心」,就是「志氣已定,不妄動心」。這裡的「志」與孔子「志於學」的「志」都是:「立下堅定志向」,絕不隨外界情勢變化而動搖的「志」;孟子的「不動心」,根源主要在於「有心有氣,心氣一體」,能在自然、正道、和諧中,持守自身,不受外物外力所惑和改變。

 孟子的「不動心」得之於孔子的「四十而不惑」;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所謂「不惑」,就是志氣已定,不為外物所惑。無論是孔子還是孟子,都將「不動心」視為君子的基本人格素養;鼓勵讀書人應當在現實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操守,修養自己的心志。

 孟子的「不動心」是以「仁義禮智」為根本,要「存其心」,就是要在養心、養氣、養志上下工夫,涵養浩然正氣。孟子曾把「不動心」具體化為「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的不動心,超越了富貴、貧賤,超越了名利,這樣的「不動心」才是讀書人應追求、實踐的。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