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04 

武備巡禮

【武備巡禮】德國「阿爾法觀察哨」博物館 冷戰抵抗入侵最前線
博物館入口外設立的紀念碑,碑上的銘文是:「致德國分裂的受害者、1989年和平革命的勇者和統一的建設者。」(圖:米契)
【武備巡禮】德國「阿爾法觀察哨」博物館 冷戰抵抗入侵最前線1
【武備巡禮】德國「阿爾法觀察哨」博物館 冷戰抵抗入侵最前線2
【武備巡禮】德國「阿爾法觀察哨」博物館 冷戰抵抗入侵最前線3
【武備巡禮】德國「阿爾法觀察哨」博物館 冷戰抵抗入侵最前線4

文:米契

 冷戰期間,北約防務規劃者判斷出華沙公約組織進攻西德的幾個主要進攻方向,除了北德平原廣大的平地適合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調動,而被視為是共產集團部隊的最佳攻擊路線外,另一個防禦方案,也就是令北約更感到棘手的作戰想定,卻是從「富爾達缺口」的攻擊方案。其被認為是共產集團鋼鐵洪流最有可能的入侵路線,因為能夠更容易、更快速地實現對西歐關鍵戰略目標─法蘭克福的奪取。

地處要衝 戰時遲滯敵軍重要據點

 根據當時華沙公約組織的兵棋推演,沿著所謂「萊茵河7日線」的攻擊計畫,其中一部便是沿線穿越富爾達峽谷這個「黃蜂腰」,快速推進至150公里外的法蘭克福,奪占金融城市與美軍增援的關鍵機場,並將西德領土再分割成南北兩塊,迫使西德的波昂政權無以為繼。因為富爾達峽谷的地緣戰略位置便顯得重要,而這裡也是東歐集團向西延伸最遠的突出部,攻擊軍可以在短短48小時內推進到萊茵河,並殲滅美國第5軍的主要防禦陣地,可想而知富爾達峽谷將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戰場。所以,在這一處被譽為是「冷戰最熱點地區」的地段上,除了設置數座重要的觀察哨外,北約甚至很認真地考慮過包括使用核子武器來阻滯數量優勢的敵軍向前推進。

 在沿線對峙的東、西德邊境地段上,美軍設置包括「阿爾法」、「羅密歐」、「印度」、「奧斯卡」等觀察哨,以觀察東德前沿境內的部隊部署和動員跡象。而這些部署於觀察哨的部隊,都是由美軍的裝甲騎兵部隊擔任,兵力約40名(裝甲騎兵排)駐守,在正常情況下,部隊輪替的時間約4至6週;在危急情況下,駐軍人數增至200人(加強連)。這種單位在平時即擔任警戒部隊,與敵人保持接觸,並偵察敵軍的編組與作戰意圖,戰時擔任掩護部隊,阻止遲滯敵軍。

改建展覽區 為冷戰歷史留下紀錄

 隨著1990年德國的再次統一,和隨後華沙公約組織的解體,此類觀察哨的部署也隨之走進歷史。迄今,保留下最為完整的便是「阿爾法觀察哨」,德國將整修成為博物館,讓後人可以緬懷冷戰期間東/西德軍事對峙的緊張程度,與兩邊人民的生活差異。

 「阿爾法觀察哨」博物館是一處獨特的狹長型開放展區,分隔兩邊,讓遊客漫步其中所謂的「死亡地帶」,而這正是當時東、西德邊境的實況。所謂的「死亡地帶」其實就是10公尺寬的邊境巡邏地段,在這段雙邊緩衝的地帶上,由警戒的軍犬、數百公里長的金屬柵欄(平均高度3公尺)、數百座觀察塔、河流通道、混凝土碉堡、雷區(包括惡名昭彰的SM70型破片地雷)等組成。即便在當時,也僅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允許靠近此片禁區(例如居民須在身分證上註明,訪客須額外申請通行證)。   

 遊客漫步其中一段被保留作為示意的金屬柵欄旁,仍可見到兩邊當時所設立的高聳觀察塔,感受當時肅殺的氣氛。駐紮在此的美軍營地,是1965年由西德「聯邦邊境防衛隊」移交給美國陸軍使用,最初是由第14 裝甲騎兵團使用,後來移交給第11裝甲騎兵團(黑馬團)接替,稱之為「阿爾法營區」。

 目前改建後的展覽區劃分為「A營房」(側重於展覽冷戰的歷史、官兵日常的軍事生活及該地的戰略重要性)、「B營房」(邊境當地軍民的日常生活)、「C營房」(目前是餐飲區)、「戶外陳展區」(有當時使用的裝甲車輛、直升機等裝備陳展)。歷經數次修建的混凝土結構觀測塔是1985年的樣式,遊客爬上去之後便可一覽當時東歐集團最西端的城市─蓋薩。昔日官兵的戶外休閒區,就以國旗為中心陳列大型看板,為冷戰歷史重要時間點做紀錄。

邊境之家 東、西德共同記憶

 博物館另一邊的「邊境之家」,是一座難得東、西德人民共同意願下的產物,因為1990年代初期,美軍雖然早已撤出此地,但兩邊居民都表達不希望拆除「阿爾法觀察哨」的意願,而且愈來愈多的遊客想到此處當時難能進入的禁地旅遊。此一獨特的兩大集團對抗地緣點,可以提供有關東德邊境政權的訊息,並呈現邊境居民的生活和苦難,而為了真實、平衡地反映出德國境內東邊的狀況,並且讓後人理解自由的可貴,這一棟「邊境之家」的木造建築物於2003年建成對外展覽。陳展的主題主要是「冷戰時期東德的國家邊界」、「自由」和「從死亡地帶到生命線」等;此外,還有適時結合主題的特展空間。

 長達1400公尺的「希望之路」,則暗喻著長達1400公里的前德國國內分裂的邊界。在此路段設置十餘座紀念性金屬雕塑作品,藉此描繪社會主義獨裁和東德政權專制的符號相結合,表達人民對於劃定邊界的痛苦和對於極權主義的抵抗。這些標誌涵括1953年6月17日東德人民起義、1956年匈牙利起義、1968年「布拉格之春」、波蘭團結工會在1980年代的運動,以及1989年東德的偉大和平示威等,這些勇敢反抗獨裁與表達對自由的堅定意志,都是作品想要傳達的意境。 由於與宗教的意涵相連結,旨在鼓勵民眾當陷入困境時,得牢記自己甚至也有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念。

兼具歷史教學與戶外健身功能

 在2000年8月13日揭幕的德國分裂與統一紀念碑,便是針對柏林圍牆建成39年的紀念,由3塊金屬框木所組成的紀念碑,象徵著德國的分裂,在接合處仍然可見且疼痛的疤痕,象徵著分裂的歷史傷口。在背面可以看到1989 年秋季和平革命時期數千名示威者的口號之一:「我們是一個民族,現在,屬於共同的東西會一起成長」。

 自從冷戰結束後,在德國境內原本對峙意味濃厚的邊界,由於數十年人煙罕至,對於當地生態系的保存間接做出重大貢獻,現在反而變成為野生保護區的角色存在,而這一段地帶也是其中之一。由於博物館的戶外場域廣大,在分隔兩地的建築物參觀,只能徒步,所以耗費時間,索性博物館的收費是採用一票到底的模式以方便遊客,如果真要體會兩德時期邊界的對抗氣氛,絕對不可錯過這座博物館。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