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3 

生活

國館夏季走讀活動 7條路線認識歷史建築
國父紀念館「大稻埕歷史印記」走讀活動,5月4日邀大家探訪陳天來及李臨秋故居、李春生教堂、黑美人大酒家、大千百貨等歷史建築。(國父紀念館提供)
國館夏季走讀活動 7條路線認識歷史建築1
國館夏季走讀活動 7條路線認識歷史建築2
國館夏季走讀活動 7條路線認識歷史建築3
國館夏季走讀活動 7條路線認識歷史建築4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父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走讀活動,5月4日至8月17日,利用週末假日分別在臺北、新北、臺中、宜蘭、臺東等5個城市舉行,規劃7條走讀路徑,採半日或一日的行程,邀請民眾報名參加,由文史工作者擔任導覽,搭配專業導覽手冊,帶大家一起認識國父史蹟,還有臺灣建築地景的歷史、風格與人文精神。

 國館館長王蘭生表示,「國父史蹟與人文歷史建築」走讀活動以國父孫中山相關史蹟與歷史建築、女性建築作品為核心,7場活動以講師導覽方式進行走讀參觀,包括銘傳大學建築系徐明松教授與多位文史工作者,引領大家實地踏查史蹟和建築,透過專業導讀更直觀地感受人文歷史建築的美學與價值,讓參與者提昇古蹟保護和修復的意識,確保珍貴歷史遺產傳承。

 第1條走讀路徑「大稻埕歷史印記」活動5月4日在臺北大稻埕周邊歷史建築,參與學員將透過深入的導覽解說,由臺灣國家婦女館講師張正北導覽,探訪陳天來及李臨秋故居、李春生教堂、霞海城隍廟、永樂布業商場、黑美人大酒家、大千百貨等地,探索大稻埕的商業與宗教文化歷史發展,實際感受大稻埕建築的歷史氛圍。

 第2條走讀路徑「新北八里聖心女中校園走讀」5月18日接力展開,東海大學保管組文化資產專案人員游筱嵩擔任導覽。聖心女中是日本第一位國際建築大師、第一位普立茲克建築得獎者丹下健三在臺灣留下的作品,其建築風格獨特,高處俯瞰整體校園設計猶如一隻大蜈蚣趴伏於觀音山上,居高臨下地俯瞰著淡水河的美景,為1960年代臺灣難得的建築珍品。

 緊隨其後登場還包括,第3條走讀路徑「蘆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走讀」6月22日登場,由李友邦將軍紀念館董事長李力群擔任導覽。古宅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獨特的閩南式建築及精湛雕刻,融合中式傳統建築與當地文化,呈現出典雅別致的建築風貌,成為遊客探訪的旅遊勝地。

 第4條走讀路徑「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暨林獻堂博物館走讀」7月6日登場,由「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名譽理事長林光輝、霧峰林家明臺高中校長潘佩苓擔任導覽。霧峰林家是臺灣傳統建築的活字典,由頂厝、下厝和萊園組成的建築,以精美的雕刻和工藝、獨特的布局聞名,體現在臺灣建築歷史的重要地位。

 第5條走讀路徑「宜蘭四結教會及慕光盲人重建中心走讀」7月20日登場,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兼任講師黃瑋庭導覽。教會成立於1954年,由臺灣建築師劉明國設計,由梯塔和禮拜空間組成,梯塔既是通往屋頂的樓梯,也象徵著教堂的鐘樓,反映當時現代建築的潮流。

 第6條走讀路徑「新店花園新城走讀」8月3日登場,由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徐明松導覽。該處是1960年代臺灣建築史獨特的烏托邦典範,自然山景與建築完美結合,房屋、水池、林蔭步道融合,由女性建築師修澤蘭設想,顯示女性在建築設計領域的獨特貢獻。

 第7條走讀路徑「臺東公東高工聖堂及周邊走讀」8月17日壓軸登場,由臺灣戰後建築導覽培訓講師劉志鴻導覽。公東聖堂落成於1960年,由建築師達興登設計並建造,克服當時建材稀缺的困難,採用獨特的板結構設計和清水模工法,外觀簡潔大方,內部注重自然光影和線條,展現立體派藝術的影響,粗獷富詩意、簡約且樸質的建築美學超越時代,2017年被列入世界重要現代建築票選名單,2020年更被評選為「世界30棟重要現代建築」。

:::

PDF電子報紙